老爸“智斗”倔儿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接受晚报记者的采访,我谈了关于如何防止孩子上网玩游戏的话题。采访我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说起了自己的儿子。其实,在很多场合,虽然开始交流的话题并不是孩子,但是最后都会跑到这个话题上。这也说明了孩子的教育是每一位父母都很关切的问题,大家在一起会相互“取经”,共同探讨教子心得。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记者的儿子已经读初二了,爱好打篮球,学习成绩相当不错,身体素质也很好,曾有一段时间几乎对打篮球到了痴迷的状态。这位记者父亲说了两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

      儿子打篮球,父亲巧冷战

      第一件事就是打篮球。孩子在初一的时候天天打篮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让爸爸感到非常担心。于是,就开始找机会跟儿子“谈心”,采用将心比心的方式,对儿子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我做记者要采访、写报道,妈妈也有妈妈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学习,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耽误了自己的工作。你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了打篮球上,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成绩下滑的速度‘突飞猛进’,你还好意思天天去打球?”

      但是,孩子却不认老爸那一套,并且振振有词。父亲的“攻心术”没有起到效果,孩子还是照样我行我素,这可把父亲给气坏了。“行,你小子翅膀硬了,我说不了你,也管不了你了,随你的便吧,你愿干嘛就干嘛吧!”。

      接下来的时间,爸爸和儿子开始了冷战。这位爸爸每天回到家中饭也不吃,话也不说,倒头便睡,不理儿子,儿子也不主动和他说话,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

      儿子终于忍耐不住对妈妈说:“妈妈,我也不吃饭了”。

      妈妈问:“为什么不吃饭?”。

      “你看看爸爸,每天到家里什么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他不吃,我也不吃了。”儿子说。

      妈妈劝说道:“事情本来是你做得不对,你给爸爸道个歉,就没事了。”

      “我才不给他道歉呢,我凭什么道歉啊?”儿子反驳道。

      又过了几天,这位爸爸下班回家,一进屋,儿子主动地打了个招呼:“爸爸,回来了?”

      “嗯,回来了!”爸爸回应了一下。就这样父子两个人的“冷战”宣告结束了,打篮球风波也算“风平浪静”。经过这次“冷战”,孩子打篮球的时间明显的减少了,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

      儿子多次要离家出走,父母为其打点行装

      离家出走,是孩子们的“杀手锏”,这一招让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挂上“免战牌”。可以说,有的孩子利用这招乐此不疲,一遇到和父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利用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这位记者爸爸也说到了自己儿子几次离家出走的经过。妈妈一听儿子要离家出走,赶紧拉着儿子,好说歹说算是把要出走的儿子挽留住了。但是,下一次发生冲突,儿子又使出这一招,并且一次比一次闹得凶。就这样,儿子每一次都会大获全胜,可爸爸妈妈却给折磨坏了。他们明知道一些事情不能答应儿子,明知道一些事情是孩子的不对,但从内心里还真的害怕孩子离家出走,于是一次次的妥协,让儿子有点骄横跋扈。

      这位记者爸爸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这样下去,儿子就会变得不明事理,更加不可理喻。夫妻两人经过一番周密商讨,要“将计就计”改掉孩子“离家出走”的坏习惯。孩子又一次要离家出走,妈妈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拉着孩子进行“挽留”。

      爸爸说:“既然你非要离家出走,这么喜欢离开爸爸妈妈,那么你就走吧。你也长大了,到外面去闯一闯,也就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了。在外面遇到困难,想回家的时候,我和你妈妈随时接纳你。”妈妈一边给孩子收拾衣服,一边对孩子说:“带上你的水杯,别忘了喝水,给你拿了两件厚衣服,冷了不要忘了穿。”

      爸爸最后问:“还要点钱吗?”

      “给我二百吧。”儿子没有底气地说。

      就这样孩子真的离家出走了,孩子走的日子正好是周六、周日,两天不上课。其实,孩子离开家之后直接去了姑姑家,并且嘱咐姑姑不要给爸爸说。孩子的姑姑偷偷地打了个电话,要爸爸把孩子接回家,爸爸坚定地说:“让他自己回来,绝对不去接他。”

      这一次,儿子终于“失败”,自己回家了。

      可能在经过多次的较量后,爸爸、妈妈已经精疲力竭,答应孩子离家出走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在孩子走之前,他们并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恶语相向,而是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这样的教育使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父母的好。

      坚持对的,让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孩子一哭,二闹,三出走,父母就会妥协,就会做出让步,完全没有了原则。不管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只要孩子高兴,父母就会尽量满足,这种不分是非曲直的爱,会扭曲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让孩子的认知发展走上不良的轨道。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只要是对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妥协,否则,父母的妥协将会成为对孩子的伤害。比如:孩子看电视、玩电脑到了规定的时间,父母就要果断地叫“暂停”,不能因为孩子的苦苦哀求就“心太软”。当孩子只吃肉不吃青菜的时候,父母就要狠下心来“割肉”,不买或者少买肉类,让孩子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多少父母因此而焦头烂额,其实,只要父母能够坚持做对的事情,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

      家庭是感性的,教育是理性的。在感性的环境里实施理性的教育,势必会有冲突,这就需要做父母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把握住“火候”,在问题中不断地提升自己,让孩子也能通过问题的解决得到成长。

      记者爸爸最后说:“教育真是一门学问,真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我也曾为了孩子的问题大发雷霆,困惑过,教育一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不过现在孩子变化很大,通过这两件事,孩子也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