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

作 者:
陈露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大众医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或许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了。家长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呢?以下8条忠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1.别在无意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家长想让孩子学习好,应把握两个关键阶段:一是学龄前,二是上小学时。早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就应鼓励他自主探索,尽管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心可能会带来风险,但若家长干预过多,限制过多,就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上学,是被父母送去学校的,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是被大人唤醒的。孩子累了一天回家后,父母若还是追问他学习情况,作业做得怎样,孩子会感到很烦、很累、很无趣,不可能培养出内在学习的动力。

      2.不苛求孩子做他不擅长的事

      孩子的大部分能力都是天生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在8大智能中,可能有一两种表现得很出色。比如,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如韩寒;有些人有音乐天赋,如郎朗;有些人在体育方面很有成就,如刘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能说谁最聪明,只能说他们都是具有高度发达智力的人,他们拥有各自的成功领域。现在的学校只关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但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家长不要以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个性化的孩子,不要苛求孩子去做他不擅长做的事情,要多发现和保护孩子的优势潜能。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孩子太小,家长可以陪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以后,家长就不用陪读了。如果家长一直陪下去,会影响孩子日后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4.别把成绩看得过重

      对家长而言,整个小学,是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习惯学校环境,提高与同龄孩子的相处能力。小学生的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感受,不要那么强调成绩。中学生的家长要关注如何让孩子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提高效率,不要太在意孩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

      5.别在孩子的内心埋下“自卑”的种子

      有些家长容易焦虑,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就会埋怨和唠叨孩子不好好读书,不求上进。有些家长常用“反面”词语形容孩子,尽管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激励孩子用功读书,但大部分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这些否定性的语言极易损伤孩子的自信心,令孩子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如果在他的内心埋下了一棵“自卑”的种子,那么孩子的一生都不会快乐,也很难在学业上有前途。

      6.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心里,最重要的是父母,其次是兴趣,最不重要的是学习。父母关系不和,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更没有心思学习。

      7.懂得欣赏和尊重孩子

      父母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尤其是父亲。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应该多安慰和支持孩子。对孩子来说,成绩不好,就像大人工作没做好、事情没办好一样,自己已经很难受了。这个时候,家长要对孩子说,你非常有潜力,读书是马拉松,现在跑得慢,以后努力追上就可以了。这些话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我妈妈说,我是可以的。这样,孩子的自信就不会被抹杀掉。

      8.学会控制焦虑情绪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妈妈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焦虑,总在担心,必定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也形成焦虑情绪。当孩子过了10岁,妈妈也逐步进入中年。这个时候,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试着把对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为孩子松绑,也为自己的生活增加点内容,成为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