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7岁半,上二年级,他从小很听话,但是很胆小,显得很懦弱,做什么事情都思虑很多,紧张兮兮。 老师一不高兴,他就很害怕,遇到课堂提问,本来他会的,一紧张就结结巴巴,回答不好他就担心老师不喜欢他。每次学校考试,他提前几天就睡不着,怕自己考不好,父母不高兴。上体育课时,他更是束手束脚,打球害怕投不进被同学们笑话,下课玩游戏怕自己玩不好,不敢加入。校外的兴趣课学英语和美术,本来他听课和作业挺认真的,可是老师考核的时候他就特别没有自信,总说自己这没有做好,那没有做好。 别的同事和朋友总为他们的儿子淘气调皮而头痛,可是我宁可儿子调皮捣蛋,也不愿他像现在这样畏首畏尾,唯唯诺诺。我和先生说,他总是说我大惊小怪,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现在孩子还小好引导,如果这样的个性成型,我想他一生就完了。我自己就是胆小怕事,想到孩子的未来,我忧心忡忡。我该怎么引导儿子,让他改变这种不健康的性格? 可以感受到你在倾诉孩子问题的时候,那份紧张忧虑的心情。 为什么你的儿子这样容易紧张忧虑、缺少自信,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儿子的气质类型可能比较像你,偏向于多愁善感的抑郁质,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事总爱往不好的结果想。 二是家庭内部情绪的感染和传递。孩子的情绪模式在出生时遗传因素占主导,出生后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加,即学习、模仿父母而来,如果父母本身遇事容易紧张忧虑,孩子在和父母的深度依恋和共情中,就不自觉地容易习得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情绪模式。中国很多家庭像你的家庭一样,丈夫忙于工作和社交,妻子照顾孩子和家庭,因此孩子在成长中,可能更容易和母亲共情,无意识地习得母亲的情绪模式。 三是原发获益和继发获益。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问题或症状会被当事人无意识地维持,是由于原发性获益和继发性获益的存在,比如当你的儿子通过过度的紧张,既可以降低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带来的压力,免除一些失败和挫折,又可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呵护。 如何应对和帮助你的儿子改变这种过度紧张忧虑的个性呢? 其一,对儿子的这个问题你过度忧虑和担心,不仅对儿子无助,反而可能导致悖论循环,就是担心越多,控制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因此,你得注意改变自己的个性和行为风格,减少对儿子紧张和畏缩的担心。 其二,学习积极释义。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龄做很多事情也是容易紧张的,很多小朋友也是这样;你之所以显得比其他小朋友容易紧张,是你比他们更认真,更想做好。”这样帮助孩子把对自己不行、怯懦胆小的关注转到其好的个性,减轻焦虑和自我挫败,强化自信心。 其三,实施症状处方。来自德国的系统家庭治疗,与传统的教育和干预策略相反,不但不控制消除紧张,相反要求孩子主动发动和加重紧张。告诉孩子“你希望自己事事出色,害怕自己出差错才会这样,以后你要多表现紧张,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多出些错”,并且制定奖励措施。通常我们做心理咨询中,用症状处方帮助来访者消除症状,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从你寥寥数语的描述中,感觉你丈夫与儿子共处的时间太少,本身男孩子到六七岁就需要和父亲多共处,从父亲身上去习得男性的情绪和行为风格。建议你们夫妻的分工要做一些改变,增加父子的互动,帮助孩子习得丈夫的男子汉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