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环境能改变一切

作 者:
南桥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祝你幸福·最家长

内容提要:

如果是为了逃避中国的高考,如果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学习能力,在国外也不会出现奇迹。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因为国内的基础教育成为了很多家长的心病,很多家长考虑移民国外,问我怎么看?

      我回答,环境固然重要,但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在美国,也有很多华人家长相互攀比,孩子学习习惯和负担跟国内一样。我有一友,在马里兰州,那里学区很好,竞争激烈,不亚于中国。有次他去看脊椎医生,医生说有很多小病人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家长相互攀比的恶习犹存,小孩负担很重。在美国一些好学区,华人聚居密集,不但“二奶村”、洗脚屋兴建起来了,形形色色课后辅导班也一应俱全。这些家长不能有效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喜好、特长和精力,盲目跟风。换个环境也是白换,因为最终也只是新瓶装旧酒,把中国的日子搬到美国来过。

      一份调查问卷让人们列举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所面临的挑战。调查发现,刚从基础教育阶段出来不久的中国学生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是缺乏被美国人接受的学习能力

      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很多受调查者认为中国学生来美国后,对于学业上的诚信缺乏起码的认识,不知犯规的后果,很多学生在抄袭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诚实。在学习风格上,中国学生“来自一个强调死记硬背的系统”,不对老师提出质疑,也难以和教师在课堂外互动。大部分学生欠缺“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只想“听教授讲课,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针对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测试上,中国学生偏向“考试”,难以适应美国学校不同的测评方式,如小组一起做“项目”,做展示。我们自以为中国学生学习好,这只是一个笼统概念,语焉不详。笔者在美国从事教育设计,和老师天天打交道,很多老师其实私下对中国学生的习惯和后劲儿颇有看法,只是害怕种族歧视的嫌疑,不好明说。

      第二个大问题是语言障碍

      中国学生重考试轻学习,在英语学习上大部分是在托福、GRE等考试上下工夫。美国大学阅读量、写作量非常大,标准化考试未必能给学生充分准备。有一些学生来美国之后,学校要求学语言课程,但是“中国学生面临家长、朋友和传统文化上的压力,急需成功”,往往不屑于学语言,而希望早日进入“正规”学习。语言关没有过,好习惯没养成,学得很痛苦。很多学生认为英语不过是一个工具,差不多就行。这些语言技能欠缺的学生“无法和当地社区的各种人有效交往,各种社会关系只能停留在表面”。在美国社会里,语言的运用技能,将决定你在这个社会能走多远,语言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成就。

      这种短视不限于语言。中国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对找工作的关注远远超过专业学习。很多中国学生的长远规划就是找个好工作,连专业都不过是工具,缺乏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与之相比,美国学生则更有热情和朝气,学就像个样子学,希望能在学成之后去“改变世界”。

      第三大问题是人际障碍

      很多小留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家长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学校也只管知识长进,无论在家在学校,都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到美国后,有的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欠缺”。比如怎么找房子、签合同,小留学生们一筹莫展。美国人称之为“独生子女综合症”。老留学生一般比较刻苦,比较尊重人,新来的小留学生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社会预期。很多小留学生还是希望用中国方式解决问题,如走后门、找关系、送礼等。美国学生多半知道,规则就是规则,少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少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在交往上,很多留学生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朋友多半还是中国的一班朋友。另外,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学生之间开始论资排辈,早来的跟新来的摆老资格,欺负新来的学生,相互之间传播流言等等。结果搅浑了中国留学生的一潭水,也无法和其他族群相处。

      他们和家长,不过是试图把中国日子搬到美国来过。这样移民了也是白移,也不能接触到新文化环境中真正的精髓,而是在美国的环境里,给自己造了个大气泡,生活在里面。和美国人交流很少,除非是见面嘻嘻哈哈说说天气聊聊篮球橄榄球。

      反过来,我回国时看到,国内不少开明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管理得非常好。所以不要事事怪罪大环境,具体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对于人的造就更为“给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