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的花为什么没有开

作 者:
楼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家教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美国生活多年,我很有兴趣观察中美文化观念的差异,尤其自己身为家长,又从事少儿工作,更有机会搜集有关子女教育的众多故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本份老成,但天资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家长培养其才艺也不见大起色,使爹妈失望。小儿子却聪明过人,灵气十足,不仅学习成绩一贯优秀,才艺方面也颇具天赋,音乐、下棋、美术等等,学什么就会什么。

      可想而知,这小儿子为父母争了光彩,也是亲友们夸奖羡慕的对象。家长便放弃不争气的大儿子,投入时间和金钱来重点栽培小儿子:为他选好学校,课外也花重金带他到处拜师学艺。

      高期待、高压力下的小儿子很羡慕哥哥的清闲自在,但他还算听话,直到高中毕业都是各方面出色的好学生,又进入了人人向往的哈佛大学,让家长为之自豪无比。然而,从哈佛毕业之后,小儿子却什么事都不想做。他告诉父母:“我已向你们交了差,你们有了哈佛毕业的儿子,够有面子了。但我从小就在高压力下生活,如今已经筋疲力尽,该是我放松一下,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时候了!”这个哈佛“避业生”多年闲荡而无所事事。

      而那个不起眼的老大,家长以往没有给他施加过多压力,反而使他有空间、时间参与轻松多元的课外活动。他没有像弟弟那样奔忙于上课外技艺班,却当了多年童子军,有机会在少儿组织中接触更广泛的项目,获得综合知识技能,找到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懂得要靠自己努力取得成绩。他读的是极普通的州立大学,却有机会展示和锻炼领袖能力。大学毕业后他不好高鹜远,勤恳工作,从普通岗位做起,表现非常出色,后来又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这家父母是提起大儿子就骄傲,提起小儿子就叹气。回想当年截然相反的情景,难道是家长看走了眼?选错了培养重点?还是教育方式有问题?或是社会环境改变了孩子?

      这类望子成龙龙却不甚争气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亚裔中的比例更高些,或许因为亚裔家长望子成龙之心甚于其他族裔。正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栽花插柳都得根据季节、环境和品种特性,不适时宜地瞎种或揠苗助长,难免适得其反。

      迄今,海外华人社区对高压力和高期待带来的不良培养后果依然认识不足。华人们常津津乐道亚裔孩子在学校出类拔萃,名牌高校内亚裔学生比例远高于亚裔人口百分比。若再继续跟踪,从名校毕业后在专业领域干得不错的亚裔虽也不少,但多是从事一般技术工作,进入高级管理阶层和某些具社会影响性职业的亚裔却极少,低于亚裔人口百分比。与美国其他族裔相比,亚裔显得早期超前,后劲不足。原因何在?这并不能全怪种族歧视,而应从亚裔的培养方式与奋斗目标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应该承认,即便是在美国长大的亚裔,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领袖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创造性等)仍有缺陷。造成此缺点的原因,多半与家长仍尊崇东方教子观念、片面追求学业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有关。这是在亚裔尤其华人群体中常见的一种教育误区,即家长总想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培养塑造孩子,而不顾孩子的兴趣与追求,甚至阻止孩子参与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外活动。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才是美国教育从小教导孩子的准则。而不少成年后来美的华人家长,自己没在美国接受过初等、中等教育,往往不明白这种理念,还按中国传统方式来管教孩子,有意无意地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期待去制定未来志愿。这必然引起在西方教育下长大的孩子的反感,他们早晚会对此进行反抗。有的孩子中学时期就敢与家长对抗,也有的孩子屈于家长的压力多忍几年,像此例中的小儿子就忍到了大学毕业。实际上,忍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伤害越大。有些孩子为了顺从家长而进了并不喜欢的大学(哪怕是名校),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哪怕是热门赚钱行业),后来又转校改行,或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反而浪费了时间、精力与金钱,欲速则不达!还有人因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发生精神病变甚至轻生,更是悲剧。但即便在悲剧发生之后,华人家长和全社区也常是就事论事,很少追根寻源去发掘隐藏在我们族裔文化中的造祸原因。

      通过这两兄弟的典型例子,华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检点一下自己的作为。

      一、你为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了吗?

      虽然家长会疼爱所有的子女,但因为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家长往往得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别对待。问题是,教育方式可以多样化,出发点和机会却应该公正平等,也就是说不能有“偏向”。家长们大多可能比较喜欢和重视聪明能干的孩子,尤其是所谓“神童”,而忽视表现平庸或有缺陷的孩子。此例中的家长就没有为两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在两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不公平的阴影。不过对老大成了一种正面激励,而对老小却产生了消极作用。由于家长教育方式的失误,其苦心并没得到预期的结果。

      二、你了解孩子的潜能与兴趣吗?

      这个家庭的两个孩子,其实都有能力和才干,只是表现的早晚与方式不同。而家长却过早下结论,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以合适的方式开发他们的潜能。

      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天赋所在呢?家长除了多关心和观察孩子之外,还应在学业之外多创造些演练和展示各类才能的机会。每个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带孩子做所有文武活动,这就需借助社会少儿团体的资源。不少华人家长认为美国的课外少儿组织往往玩多于教,孩子学不到实际知识,宁可让孩子参加课业补习班。看起来,美国课外少儿组织是今朝玩体育明日搞艺术后天办露营,每样只蜻蜓点水不求甚解,事实是如此孩子们却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项目,从中发现自己是擅长体育还是热爱艺术。见多识广的“万金油”也是很有用的啊!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如果真正喜欢什么,会主动提出要去学。只要孩子的要求是健康正当的,家长当然应全力支持。虽然孩子的兴趣时常会转移,家长也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学什么,而应以支持、鼓励的态度肯定孩子的努力,同时正面引导孩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坚持不懈取得成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