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13)05-0043-10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日月山,南界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包括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中北部,甘肃省东南部,宁夏东南部,青海东北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南部三旗及河北省西北四县,凡八省264县之地,总面积为51.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也是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区。目前,这个地区陆地水的基本特征是:河沟多,径流小,水源缺。但在历史时期,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也就是说,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陆地水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水文状态是在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 一、河流与水系的变迁 黄土高原上较大的河流只有十几条。这些河流分属于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洮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汾河及沁河等,流域面积45.8万平方公里,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88.6%;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流域面积5.91万平公里,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11.4%。这些河流在历史时期都曾发生过一些显著的变化。 1.黄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变迁 黄河水系中最主要的河流是黄河。黄河自古从黄土高原上流过。晋陕峡谷的河道相对比较固定,自河口镇到保德间约200公里,两岸为石灰石地貌,壁立百余米,河宽在200米至400米之间。自保德至壶口约450公里,地貌为砂页岩,河宽600多米。壶口以下至禹门口为石灰岩,长约60多公里。 关于黄河中游干流的情况,文献中曾有不少记载。如《元史·地理志》云:“自洮水与河合,又东北流,过达达地,凡八百余里,过丰州西受降城,折而正东流,过达达地古天德军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凡七百余里。折而正南流,过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与黑河合。……又正南流,过保德州、葭州及兴州境,又过临州,凡一千余里,与吃那河合。……又南流三百里,与延安河合。……又南流三百里,与汾河合。……又南流二百里,过河中府,遇潼关与太华大山绵亘,水势不可复南,乃折而东流。……凡一千八百余里。通计九千余里。”[1](卷六三《地理志》六)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黄河干流变化很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黄河在黄土高原上的侧蚀与下切。 黄河在黄土高原上的侧蚀,主要发生在晋陕峡谷、龙门以南河段及潼关与三门峡之间[2](P85-139)。晋陕峡谷北起山西偏关与内蒙的交界处,南至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的龙门。黄河在幽深的峡谷中蜿蜒流过,宽度一般在150米左右。由于河谷狭窄,黄河的侧蚀情况相当严重。山西河曲至巡镇之间、保德至柳林之间,河水侧蚀的痕迹到处可见。龙门至潼关之间的河段,长度只有130多公里,但河身宽广,与晋陕峡谷迥然不同。黄河至此流速减慢,河床中沙洲起伏,两岸侧蚀情况更为严重。龙门的展宽,梁山的崩塌,均与黄河侧蚀有关。 黄河在晋陕峡谷比降较大,河流下切的情况较严重,因两边群山阻挡,河道始终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禹门口以下的三河口地区则与此不同,河道变迁相当剧烈。黄洛渭三河汇流区在北迄禹门口,南至秦岭,东接中条山,西到石川河的范围之内。历史时期三河汇流区时有变迁,隋唐五代时期,黄河在此向东侵蚀汾渭狭长地带,使其北部和南部都有所退缩[3]。洛、渭二河在汇流区积沙严重[4]。至明清时,此间变化得更为突出。 至于黄河的流量,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大体说来。先秦时期水量较大。汉唐之后,由于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破坏,河水的含沙量增多,水量起伏较多,每逢大雨,侧水量徒增;若有干旱,则水量锐减。20世纪末叶以来,黄河断流的事时有发生,且断流的次数和断流的时间都有增加的趋势。据统计,目前黄河流域径流源地为:龙羊峡以上黄河干流入境水210.9亿立方米,龙羊峡—大柳树(宁夏)段134.2亿立方米,河口镇—龙门段67亿立方米,龙门—三门峡段133.5亿立方米,三门峡至花园口段62.6亿立方米。[5] 黄河有许多支流,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支流也不算少,但其中长度超过300公里的并不多,主要有湟水、洮河、泾河、北洛河、渭河、汾河、沁水、伊洛河等。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海拔2609米的鸟鼠山,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宝鸡、武功、兴平、咸阳、西安、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等二十多个县市,于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766平方公里。渭河在历史上称作“渭水”,大约是中更新世三门湖消失后在关中平原上形成的水系。渭河的流量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很大变化。周秦汉唐时期,渭水的流量很大。春秋战国之际,秦国曾通过渭水从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给晋国运去大批粮食,史称“泛舟之役”,说明当时关中平原上的渭河河道均有航运能力。秦汉两代,奠都关中,曾通过渭水运输关东漕粮[6]。隋唐时期以长安为都,为了解决京师的物资供应问题,也曾大量漕运东南米粟。唐诗略云:“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7](卷五八七《东渭桥晚眺》),可见当时渭河运务相当繁忙。唐代以后,长安失去首都地位,关中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8],渭河水运迅速衰落。宋代曾通过渭水把陇东山区的木材和关中的粮食运往开封[9](卷二六六《温仲舒传》),但因渭水流量减少,运输困难,加之其它原因,航运能力已经不能与前代相比。宋代以后,渭水流量继续减少,航运之事已属凤毛麟角,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了。除了流量的变化以外,渭河河道本身也曾发生过一些变化。根据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实地勘察和卫星图片分析,近两千年来渭河在长安地区是一直侧蚀性北移的。“北移的幅度分别是:东渭桥附近渭河向北移动了2600米,中渭桥附近向北移动了3623米,西渭桥附近渭河北移了近3000米。”[10](P48)近百年来,渭河河道摆动的幅度明显加大。1897年渭河河度在高庙—西兴隆—草滩镇—贾家滩—南草店一线之北。1895年大水后,渭河主河槽大幅度北移,灞河入渭口向北延伸了将近4250米[11](P142)。现在渭河南岸仍有若干古河道的遗迹。渭河两侧支流的发育很不对称,北侧长而少,南侧短而多;北侧河流多为树枝状或羽状,南侧支流山区呈钓钩状,山外则呈羽状。因此,渭河在总体上虽有向北摆动的趋势,但各段情况不尽相同:从周至向东到高陵县,秦汉到北宋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以可以忽略的速度向北移动,每年二厘米,北宋以后向北移动了四公里左右。耿镇以下到河口,由于北岸泾河、洛河三角洲发育较好,有向南摆动的趋势。这些属于总体性的移动现象,不包括弯曲河段的南北摆动。经过长期的演变,渭河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据咸阳水文站多年实测,近年平均径流量为53.8亿立方米,7-9月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平均月为枯水期。由于上游流经黄土台塬,故渭河含沙量较大,咸阳段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8146万吨[11](P14)。至于其它河流水量已经很小,不可与古代的情况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