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3)12-0141-08 近十几年来,在主动或被动的各种情形下,笔者参与了有关南京历史文化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多项课题,如《六朝文化丛书》的写作,《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的点校,《金陵全书》的版本选择与提要撰写,《南京通史·六朝卷》的编撰,南京道路名称以及其他多类地名的规划与命名,南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讲座,等等。在此过程中,围绕古都南京的历史特质问题,笔者逐渐形成了一些总体认识。这些认识或有助于我们考证、讨论、理解具体问题时的参考。今即稍作梳理,希望借此获得对话的机会,并听取批评与建议。 一、进取而非偏安的南方正统之都 立足于中国历史与地理的时空,以及中国政治与文化(民族)的立场,古都南京有三点特质值得提出并予重视。 1.南中国的第一古都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连续的文明历史与“纵横一万里”复杂的地理空间。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曾经有两百多处做过都城。这两百多处发展至今,情况当然已经大不相同,或仍为繁华的都会,或已荒草萋萋无人烟。这其中为人称道者,是所谓“五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六大古都”(加上杭州)、“七大古都”(再加上安阳)、“八大古都”(再加上郑州)乃至“九大古都”(再加上大同)的说法。目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包括中国古都学界乃至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是“七大古都”说。 在“七大古都”中,南京排在什么地位?谭其骧师按照建都时间的长短、统治地域的大小两条标准,把“七大古都”分成三个等级。①第一等的大古都是西安、北京和洛阳,它们长期而且连续地作为统一王朝的首都,西安建都时间将近1100年,北京建都时间900多年,洛阳建都时间800多年,这些都城所联系的王朝,如周、秦、汉、唐、元、明、清,又是中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王朝;第二等的大古都是南京和开封,它们曾经是统一王朝的首都,开封是北宋的首都,南京是明初与“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建都时间450多年,开封建都时间220多年;第三等的大古都是安阳和杭州,安阳建都时间300多年,杭州建都时间200多年,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说,安阳和杭州只做过地区性政权的首都。如此,南京是中国的第四大古都,排在西安、北京、洛阳之后。 然而问题在于,所谓“古都”,其实不仅是历史概念,更是现实概念。从现实情况考虑,在城市地位、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等方面,南京超过洛阳,也可以认为超过西安;又在中国内地农耕社会区域,普遍的习惯是以秦岭、汉水(中游)、淮河划分南北,而南京是当然的南方第一的大古都。这样,我们认定的古都南京的地位,可以表述为:从历史的角度说,南京是中国第四大古都;考虑到现实的因素,是中国第二大古都,中国现在称“京”的城市,也只有北京与南京;而就地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来说,南京是南中国最大的都城、第一的古都。 2.进取而非偏安之都 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历来的倾向性观点,是认南京为偏安之都的。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著《中国地理大势论》指出: 历代帝王定鼎,其在黄河流域者最占多数。……而其据于此者,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薰染,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隽鹘盘云,横绝朔漠之慨。 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除明太祖外,大率皆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苟安旦夕者也。其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薰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观。② 其实,“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的建都南京的王朝,大多原非不求进取的“苟安旦夕者也”。如《晋书·王导传》所载咸和四年(329)事曰: 温峤议迁都豫章,三吴之豪请都会稽,二论纷纭,未有所适。导曰:“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之宅。……且北寇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窜于蛮越,求之望实,惧非良计。今特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由是峤等谋并不行。③ 按这次迁都之议的背景,在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叛乱,造成建康满目疮痍,“宗庙宫室并为灰烬”。而若果真迁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或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则属深僻内地、“示弱”于“北寇”后赵的举动,认之为偏安可矣。然而,不仅东晋一朝百余年始终都于建康,前此之孙吴、后此之南朝,以及再后之南唐,这些所谓的“偏安王朝”,皆以并不“示弱”的南京为都。④如此,南京就亦非偏安之都了。 改变南京乃是偏安之都的成见,关键还在理解南京并不利于“偏安”的疆域位置。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南直方舆纪要序”中的分析: 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 欲固东南者,必争江、汉,欲规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⑤ 落实到六朝时代以及南唐立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南京都属这样的军事地理的前沿地带。以守国言,孙吴、陈朝多守江,东晋至梁以及南唐多守淮。守江时代,南京自为经常“胡马临江”的兵冲要地,而守淮时代,南京亦属前沿并不宽深的防御重镇。又南京所受威胁,还有来自上游敌对势力的顺江而下。如此,分裂时代定都南京的王朝,总体仍属不愿“窜于蛮越”而宁愿承受军事压力、甚至“乘间攻取,则亦不惮用兵”⑥的进取王朝。至于进取抑或防守的战略选择,或者防守多于进取的历史事实,那是因时而异、视乎内外形势而定的,所谓“中原有衅则进兵,寇盗方强则入守,史策所载,皆可知矣”⑦,故不足以据此判定其王朝是进取王朝还是偏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