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3)05-0006-07 修回日期:2013-07-18 城市和乡村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大生产与大分工的作用下产生了城乡关系[1]。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但也受人为调控和制度因素影响,如何更好地协调城乡关系是目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其城乡关系研究应与之相应[2]。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三农”问题[3],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大环境中统筹考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关系也面临着严峻问题,城市飞速发展与农村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基于此,本研究梳理各类文献,试图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评析地理学视角下的城乡统筹相关研究,探讨其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不足之处。 1 国外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1.1 城乡关系发展过程 西方城市化发展较早,促进了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前有关城乡关系的讨论主要有3种流派: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早期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城乡发展观。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的城乡社会平等观[5]、傅立叶的“法郎吉”与“和谐社会”[6-7]、欧文的“理性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新村”[8]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始构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9]、赖特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 entities)和“广亩城”[10]以及芒福德[11]的“城乡关联”,都是早期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城乡发展理论从历史角度解释了城乡的关系,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对立必然会走向城乡融合但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12]。20世纪50年代针对城乡问题的讨论集中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和城市现代商业、工业部门之间的对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13]。50年代末到60年代学者们注意到刘易斯模型过度重视城市工业化发展而忽视农村农业化发展的弊端,促使了两类城乡发展理论的产生,一类是通过对刘易斯模型的反思而形成的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另一类是城乡空间极化发展理论模型(以增长极理论为代表)。该时期各学派的主张都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70年代由于传统的城市化偏向理论(自上而下发展理论)受到严重的批判,因此,引发了学者们对自下而上发展政策的探讨,以利普顿[14]的“城市偏向”理论和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15]的乡村城市战略为代表。80年代是城乡关系各理论流派的交锋时期,出现了以施特尔和泰勒为代表的“选择性空间封闭(selective spatial closure)”发展理论、朗迪勒里的具有城市偏向性的自上而下“次级城市(secondary cities)战略”、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以及昂温和波特“城乡联系与流”的思想。90年代以来全球经历新一轮经济浪潮,网络信息社会迅速崛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大都市区(megalopolitan)[16]、大都市伸展区(EMRs)和巨型城市,发展中国家与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都由这些新型的空间形式支配着。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地带逐步被城市地区吞并,形成了新的城乡地域类型——“Desakota模型”[17-18]。在该时期道格拉斯以如何缓解贫困实现均衡发展为视角提出了“区域网络模型”。1990年以后,学者开始对城乡关系进行理论综述。塞西莉亚·塔科里和大卫·塞特思威特在关注现代经济和文化对城乡相互作用影响途径背景下综述了近年来“城乡相互作用”[19];肯尼斯·林奇以发展理论为背景详尽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城乡相互作用研究的进展[20]。进入21世纪,城乡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促进了学者更多关注城乡“联系”和“流”的相互作用[20]。基于以上构建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示意图(图1)。
图1 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 Fig.1 Research progress of western theor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1.2 城乡关系经典理论 国外对城乡关系的研究开始较早,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研究成果也相对成熟,总体可以归纳为“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和“以乡促城”3种理论[21](图2)。
图2 西方城乡关系经典理论 Fig.2 Western classical theor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是消除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城乡的分离又是阶级分化的结果,它的存在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可预见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理论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麦基的Desakota模型为代表。早期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构想,虽然这些构想受到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在实践中都以失败告终,但为后来的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等城乡关系理论提供可贵的参考价值。麦基的Desakota模型描述了在同一地域上发生的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行为,实质是城乡之间如何达到协调一体化发展。这一构想过分强调城市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农村,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芒福德和刘易斯是“以城带乡”城乡发展观的代表人物。芒福德[22]主张通过下放权力建造新的城市中心,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把城市和乡村现有的要素都归纳到该统一体中,最后以城市为主体促进区域整体的发展。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认为达到区域之间的平衡应以城市为中心,通过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流通,实现城市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乡促城”的代表人物是霍华德和利普顿。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利普顿认为城市利用独特的政治优势使社会资源不合理地流向该地区,造成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农村地区应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实现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