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GIS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关美宝(Mei-Po Kwan),E-mail:mpk654@gmail.com,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学博士,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主编、SAGE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进展系列丛书主编、《交通地理期刊》(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编委,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健康地理、城市地理、交通地理、社会与行为地理等研究,伊利诺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厄巴纳,伊利诺伊州 61801-3637;谷志莲,塔娜,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定性GIS已经成为地理学混合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扎根理论并与可视化结合、GIS和民族志整合等途径,对时空间行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通过文本或非文本质性材料与GIS地理特征的整合,形成了时空行为研究中独特的地理环境系统与空间机制分析,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就是地理叙事在时间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时间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时空行为的重要视角,但由于对个体主观性及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相对忽视等原因,受到了一定的质疑。近年来以GIS为代表的地理空间技术的定性分析与表达,为时间地理学融入质性分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关美宝创建的基于GIS的地理叙事方法,通过借鉴叙事分析的一般方法尤其是三维叙事空间分析,结合时间地理学概念框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叙事分析组件(3D-VQGIS),实现了在GIS内可视化的、循环交互的叙事分析,为定性GIS发展中GIS与叙事分析方法的融合做出了贡献。将地理叙事方法用于时空行为研究,可以为时间地理学方法创造一个更便于理解与解释研究对象日常行为的地理环境,为其融入行为与主体的质性分析提供从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到解释与展示的一整套研究方法与具体操作工具。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doi:10.11820/dlkxjz.2013.09.002

      修订日期:2013-08.

      1 引言

      受到地理学计量革命的深刻影响,GIS被视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定量空间分析的工具,其根本目标是寻求关于世界的普适规律,实践生产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的科学追求,在定性与混合研究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受到批判,而GIS由于对主体表现的缺失、对主观能动性的忽视,以及基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等而被大加批评(Kwan,2002a,2002b,2007a)。其后,部分学者对GIS用于定性或混合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论证(Bell et al,2004; Kwan,2002a,2002b,2007a,2007b;Kwan et al,2006; Mugerauer,2000; Pavlovskaya,2006; Sheppard,2001)。如Sheppard(2001)指出,GIS可处理图片、视频、叙述材料等非定量的数据,可整合情景化的知识与民族志材料,并非必须是定量的;Pavlovskaya(2006)论证了GIS本质上并非传统地理学家所认为的是限于定量分析的,相反,GIS应该是开放的,可以用于定性分析。Kwan(2007a)指出,GIS与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关系具有历史与空间上的偶然性,定量并非GIS内在、固有的属性,每一种GIS技术与方法的使用是技术、科学、社会、个体的综合独特体现,基于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可以发展出不同的GIS。

      对于GIS与定性研究关系的认识推动了广泛的GIS与定性研究整合的探索(Brown et al,2008; Knigge et al,2006; Kwan,2007a,2008b; Pavlovskaya,2002,2004; Pain et al,2006)。早期的尝试多为参与GIS(Participatory GIS)及公共参与GIS(Public Participation GIS)的研究,试图将人们的地方知识与感知整合于GIS中(Harris et al,1995; Jordan,2002; Weiner et al,2003)。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则通过基于GIS的数据分析、制图和可视化过程等,对定性方法取得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或多元验证(Matthews et al,2005; Pavlovskaya,2002,2004; Skinner et al,2005);对比单一使用任何一种方法,研究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识别研究问题(Knigge et al,2006),从而使人文地理学中定性GIS的方法论取得了长足进展。

      此外,定性GIS方法论已超越当前GIS静态的和笛卡尔的框架。多媒体和网络GIS得以发展,通过将多种多样的文本与非文本材料(音频文件、照片、视频文件、叙述)整合入GIS,加强知识生产中的定性或混合方法研究(AI-Kodmany,2000,2002; Bosworth et al,2002; Cope et al,2009; Knigge et al,2006; Krygier,2002; Lancaster et al,2002; Matthews et al,2005; Shiffer,1998,2002; Sieber,2004; Wong et al,2001)。其中GIS呈现的地理特征被与多种包含地理特征或场所信息的多媒体文件或网页相链接(Shiffer,2002)。通过个人的和地方的信息、形象的叙述和图像以及其他定性感知信息在GIS中的整合,多媒体和网络GIS可以呈现一系列地理特征,以及使不同人群居住的地方和体验的空间实现多种可视化(Mugerauer,2000)。然而以上定性GIS方法的概念基础和分析方法在近年的研究中才逐渐得到实践和发展,包括将扎根理论与可视化结合形成对定量与定性数据反复的、自反的、情景的、概念的综合分析方法(Knigge et al,2006);通过GIS和民族志方法的整合,将低收入家庭的复杂生活可视化能更好地理解其在福利制度中采取的策略(Matthews et al,2005)。

      目前,定性GIS已经成为地理学混合研究方法的重要部分,对地理学多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方法论的革新和重要影响。正如Kwan(2002a,2002b,2004a)所指出的,GIS正是打破地理学长久以来定量与定性二元格局的手段。

      GIS与时空间行为研究具有密切的联系,定性GIS通过文本或非文本质性材料整合GIS地理特征,形成了时空行为研究独特的地理环境系统与空间机制分析,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就是地理叙事在时间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时间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时空间行为的重要视角,因为将时间、空间、人类行为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分析而在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多个领域显示出极大的有效性(柴彦威,1998;柴彦威等,2009; Kwan,2004b)。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地理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体大规模行为数据的采集成为便利,GIS地理计算与三维地理可视化方法的发展为时间地理学方法在表达、分析、应用等多个方面带来革新(Chen et al,2011; Kwan,2000,2004b,Kwan et al,2011;赵莹等,2009)。可以说,当前GIS已成为时间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是时间地理学方法应用、操作与概念发展的有效平台。因此,近年来以GIS为代表的地理空间技术的定性分析与表达,为时间地理学融入质性分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关美宝创建的基于GIS的地理叙事方法,通过借鉴叙事分析的一般方法尤其是三维叙事空间分析,结合时间地理学概念框架,开发了基于GIS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叙事分析组件(3D-VQGIS),实现了在GIS内可视化的、循环交互的叙事分析方法,为时间地理学融入行为与主体的质性分析提供了从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到数据解释与展示的一整套研究方法与具体操作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