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后,采取多边交涉或武力入侵的手段,有计划地对外进行领土扩张。与萨摩藩有着藩属关系的琉球,自然成为第一个领土目标。但琉球早在明朝就接受中国的册封,视中国为正朔,日本对此亦予以默认。琉球的两属问题,一直困扰着维新后的明治政府。1871年7月“废藩置县”的实施,使琉球的归属问题,成为必须着手解决的大问题。鹿儿岛县便借机向外务省提交了《鹿儿岛藩琉球国事调查报告处理意见书》(1871年7月),①拉开了吞并琉球的大幕。要使琉球事实上完全归属日本,必须断绝其与中国的关系。于是日本利用当时发生的“山原号难船事件”,②策动了明确琉球归属及染指台湾的“一石二鸟”出兵征讨行动。日本在秘密准备出兵台湾之时,又在没有告知琉球国王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决定,单方面将琉球由一个独立的王国变成为日本的属地。本文仅就此过程进行具体研究分析。 一、新井白石与琉球日本属论的源起及影响 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1592年与1597年先后发动两次入侵朝鲜的战争,企图先占领朝鲜,进而征服中国与印度,建立一个定都北京的大日本帝国。丰臣秀吉的霸业虽没有实现,但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开设幕府政权后。依然企图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秩序”。1610年,幕府政治顾问林罗山(1583—1657)起草的致中国皇帝信中,称:“日本国主源家康业已统一日本,其德化所及,朝鲜入贡,琉球称臣,安南、交趾、占城、暹罗、吕宋、西洋、柬埔寨等蛮夷之君主酋长,莫不上表输贡。”③ 林罗山此语与1609年萨摩岛津氏出兵入侵琉球,掠走琉球王尚宁至鹿儿岛,迫使其出具“誓文”有无关系,目前没有史料证明。但从其内容来看,已经把琉球看作其附属子臣。但由于西力东渐,日本内部面临“域中改号”之威胁,故而实施“锁国政策”,但染指他国的野心并没有被封存起来。而新井白石则从地缘、人种、文化等方面,将琉球纳入到日本圈内。他还开创了琉球王为日本“朝始祖”之说。他的“异朝琉球—南倭琉球—南藩琉球”的认识,被后世文人所接受,并由前田夏荫将其发展成为琉球自古为日本“皇国藩屏”之理论。 新井白石(1657—1725),名君美,号白石,日本江户时代政治家,曾为幕府将军德川家宣、德川家继的重要辅臣,著有《西洋纪闻》、《采览异言》等专著。另外,他通过对北海道、琉球等周边国家的历史进行考察,写成《虾夷志》、《南岛志》。新井白石为日本江户幕府时代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现被认为是日本研究琉球问题的先驱者。他于1719年(日享保四年,清康熙五十八年)所著的《南岛志》,被认为是最早有关琉球研究的著作。这部专著以《隋书》、《日本书记》、《唐书》、《山海经》、《海外异记》、《后汉书》、《吴志》、《万国全图》、《元史》、《野史》、《皇明世法录》、《使琉球录》、《星槎胜览》、《崐山郑士若琉球国图》、《皇明实记》、《广舆图》、《闽书》、《续文献通考》、《岛夷志》、《大明会典》、《皇明三大征考试》、《大明一统志》、《续日本书纪》、《中山世谱》、《中山世系图》、《延喜式》、《保元纪事》、《东鉴》、《宋史》、《世缵图》、《南浦文集》、《琉球神道记》等作为参考文献资料,对琉球的历史文献渊源进行重新塑造。 从新井白石在《南岛志》中所运用的史料来看,基本上都是中国的古籍。但新井却利用这些中国古籍,将琉球与日本文化联系起来。《南岛志》共分为地理、世系、官职、宫室、官服、礼刑、文艺、风俗、食货、物产等十项内容对琉球进行论述。“总序”引用了《隋书》、《唐书》、《山海经》、《海外异记》、《后汉书》、《吴志》等中国古籍及日本史料《日本书记》,明确地将琉球归属到日本文化圈内。 新井白石在《南岛志》“世系”项中,利用《保元纪事》、《东鉴》、《南浦文集》、《琉球神道记》等日本资料,将琉球民族解释为日本先民,后裔即在日本镰仓时期的武将源为朝,在保元之乱时逃到琉球,与那里的大里按司之妹结婚,并生育儿女的传说作为历史史实,提出琉球国民与日本民族的关系,强调琉球国第一代国王舜天王——浦添按司,就是日本武将源为朝之子,来说明琉球国王与日本有着血缘关系。这也就是说,按照新井白石的说法,琉球国王与日本的足利家族、细川家族、鼻山家族一样,同属于源氏一系。 新井白石除了从地缘及血缘上对日本与琉球的关系进行论述外,还从琉球书院建造、官员住宅、民众房屋等建筑风格,到琉球国乐唱曲、百器制衡、酱醋酒类的酿造、茶室茶具的样式、茶的泡制方法、语言文字等,与日本相类比,认为在文化渊源上“琉球”与日本也有共同性。 根据何慈毅的研究,新井白石不仅开创了琉球与日本文化渊源上的共同性理论,还因为其身居负责对外关系之官职,将其提倡“南倭”——“琉球王朝为朝始祖”的论说演变成为“南藩”。这样日本江户幕府对琉球的认识,经过宝永年和正德年,逐步由江户初期的明朝中国的册封体系中“小国”琉球,变为以日本为中心的“南倭”琉球,并进一步向“南藩”琉球转变。④ 新井白石的研究虽将琉球纳入到日本文化体系中,但他也认为琉球为一个国家。新井白石在《南岛志》的“地理第一”中,讲到琉球国的范围,仍将舆论岛、永良部岛、德岛、大岛及鬼界岛称为“北山之地”,介绍大岛“在德岛东北十八里琉球北界也”,而鬼界岛为“琉球国东北极界也”。但在《南岛志》“官职第三”中,他却将萨摩藩主在入侵之后,将琉球的土地鬼界岛、德岛、大岛、永良部岛、舆论岛,纳入到了萨摩之领土,并明确地将琉球的大岛和鬼界岛,作为琉球与日本的分界线。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是否说明新井白石对五岛被萨摩藩占据不知情或不认可? 另外,从《南岛志》卷上琉球国“地理第一”全文中可发现,在琉球地理境界以内,绝然找不到钓鱼屿、橄榄山(俗名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原本属于中国之岛屿。而在《南岛志》以前,中国图籍文献之中,钓鱼屿、橄榄山、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之名早已俯仰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钓鱼岛在历史上的中国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