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67(2013)04-0015-09 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和硕特部众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来归,被清廷封为卓哩克图汗。历代卓哩克图汗是清代和民国爵位最高的五位蒙古王公之一(另外四位是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和杜尔伯特部的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地位最为尊崇,一直受到清政府、民国政府的重视和优待。由于可靠史料的相对匮乏,国内学术界对土尔扈特东归后一些史实的说法长期存在讹误,抑或知之不详。近年来,笔者曾对晚清和民国土尔扈特的部分史实进行了考证。①最近又发现了一些原始史料,现对卓哩克图汗的史实予以续考。 一、巴伦台黄庙的御赐寺名为“佑安寺”而非“永安寺” 巴伦台黄庙(又译巴仑台黄庙)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坡的老巴伦台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伦台镇南部,南距和静县城约50公里。该黄庙是新疆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庙,也是旧土尔扈特蒙古南部落的总庙,始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三十年(1904)竣工,是一座由众多寺庙、佛塔组成的寺庙群,宗教法名为“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胜地),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1990年7月13日,巴伦台黄庙隆重举行了庆祝建庙102年的纪念活动。②1999年,被列为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术界历来普遍认为,光绪皇帝为巴伦台黄庙御赐的寺名为“永安寺”,长期以来,此说几乎成为举世公认的看法,巴伦台黄庙的自我介绍、各种相关工具书、旅游指南、网站等也采取此说。③事实上,这一说法恰恰是错误的。 咸丰九年(1859),护理扎萨克卓哩克图汗和盟长印务的福晋鄂斯库吉尔噶勒(布彦乌勒哲依图的祖母、布彦绰克图的曾祖母、布彦蒙库的高祖母)派员向陕甘总督乐斌呈请,从甘肃省洮州卓尼寺延请被革职拿问的西藏摄政、萨玛迪巴克什喇嘛、二世策墨林诺们罕活佛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又译阿旺绛贝楚臣嘉措、阿旺降白楚臣等),前往本游牧,教习经典。④同年四月二十八日(5月30日),乐斌向光绪皇帝上奏了这一请求。⑤五月二十二日辛卯(6月22日),内阁奉上谕:“乐斌奏吐尔扈特(土尔扈特的异译,下同——引者注)汗喀屯(意为福晋——引者注)鄂斯库吉尔噶勒,因伊孙年幼孤单,差员禀请延接喇嘛,教经延寿。等语。喀喇沙尔游牧之吐尔扈特部落,久隶藩服,素称恭顺。著照所请,所有现回洮州卓尼寺已革诺门罕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著准其前赴吐尔扈特,教习经典。并著伊犁将军、喀喇沙尔办事大臣随时稽查,不准出外滋事。俟教习三年后,仍行解回内地,饬交该原籍地方官管束,毋任逗留。钦此。”⑥咸丰十年六月十六日(1860年8月2日),伊犁参赞大臣景廉奏:“为接准喀喇沙尔来咨,恭折请旨饬遵,仰祈圣鉴事。窃九年十一月初九日,准陕甘总督(乐斌——引者注)咨称:五月二十二日奉上谕:乐斌奏吐尔扈特罕(土尔扈特汗的异译,下同——引者注)喀屯鄂斯库吉尔噶勒因伊孙年幼孤单,差员禀请延接喇嘛,教经延寿等语。等因。钦此。遵即恭录一道,咨会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并令察看该喇嘛等现在游牧是否安静,速即查明咨复。去后,兹据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兴泰咨称:查已革诺们罕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并跟随门徒二十三人,于本年闰三月间,行抵喀喇沙尔,饬赴吐尔扈特游牧教习经典。随即派员稽查,该喇嘛等自抵游牧以来,并不出外,尚属安静。惟已革诺们罕年逾七旬(原文如此,应为69虚岁——引者注),不服水土患病,调治不痊,于四月十九日身故。当经查验属实,所遗经典及随身衣服、财物等件,饬交该门徒老藏锡哩普等收领,并取具甘结存案。现据吐尔扈特罕哈屯鄂斯库吉尔噶勒呈称:情愿将已革诺们罕之灵柩留住游牧佑安寺安葬,永远燃灯烧香,并恳将其门徒二十三人永远留住游牧,看守灵柩。等语。由该大臣咨请核示前来。准此。奴才查,已革诺们罕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系奏奉谕旨,准其前赴该处游牧教习经典,俟三年期满,仍行解回内地,饬交原籍地方官管束之人。其跟随前往之该门徒,事出一例,自未便久任逗留,以示限制,而符旧案。兹该吐尔扈特部落禀请,将该已故诺们罕之灵柩安葬该处佑安寺,并将该门徒二十三人永远留住游牧,显与谕旨不符,且事关边务夷情,碍难率行核准。相应据实查明,恭候圣裁。所有接准喀喇沙尔来咨请旨饬遵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⑦七月二十三日乙卯(9月8日),内阁奉上谕:“景廉奏吐尔扈特罕喀屯请留已故前诺们罕门徒一折。已革诺们罕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既在吐尔扈特病故,著准其留葬该处佑安寺。其门徒二十三人,并准其留于吐尔扈特游牧。钦此。”⑧可见,早在咸丰十年(1860)以前,旧土尔扈特蒙古南部落卓哩克图汗旗就已有“佑安寺”,从下文可知,这一寺名为清朝皇帝御赐而来。 同治三年(1864),新疆陷入动荡。次年(1865),战火波及旧土尔扈特南路。土尔扈特民众流离失所,佑安寺也毁于兵燹。光绪初年,清政府恢复对新疆的控制后,流落他乡的土尔扈特部众在福晋恩克巴图及其长子扎萨克卓哩克图汗布彦绰克图的率领下,返归游牧地。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土尔扈特部众决定在巴伦台河谷重修新寺。光绪十四年(1888),布彦绰克图和福晋色勒特博勒噶丹率众赴藏熬茶前夕,⑨巴伦台黄庙开始动工。光绪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1890年11月6日),布彦绰克图因病去世。同年十二月初五日(1891年1月14日),光绪皇帝谕令其长子布彦蒙库承袭扎萨克卓哩克图汗,并补放盟长。因布彦蒙库年幼,暂由其祖母恩克巴图(布彦绰克图的母亲)护理印务。布彦蒙库任内,继续修建巴伦台黄庙。光绪三十年(1904)竣工后,布彦蒙库向伊犁将军马亮、伊犁副都统广福呈请沿用御赐“佑安寺”原名。同年六月初四日(7月16日),马亮、广福联衔具奏:“再,准土尔扈特汗布彦蒙库牍称:‘承平时,本游牧内建有寺院一处,曾经奏蒙赐名佑安寺,以为各项喇嘛讽经诵典之所。同治间,毁于兵燹。仅有石碑一块,上刊满、蒙、汉、唐古忒四体字,至今尚存。现在本游牧人众自愿捐资,在巴勒噶泰河(巴伦台河的异译——引者注)地方重修新寺,业已落成。聚集喇嘛讽诵经典,祷祝圣主万寿无疆,并藉以抚绥部众。钞摹石碑字迹,呈请代奏’前来。奴才等伏查,该汗布彦蒙库所呈重修新寺落成,聚集喇嘛讽诵经典,系为抚绥部众起见。钞呈碑刊寺名,查验属实。相应据情代奏。可否仰恳天恩,俯准仍照御赐佑安寺原名,敬谨供奉之处,出自逾格鸿慈。除咨理藩院外,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七月二十一日(8月31日),朱批:“著照所请,该衙门知道”。⑩ 可见,巴伦台黄庙乃是沿用以前的御赐寺名“佑安寺”。迄今为止,仅有笔者和吐娜女士曾经采用这一正确称谓。(11)学术界普遍所说的“永安寺”,显系“佑安寺”的音误,应予更正,以免这一讹误继续流传下去。从上文可知,早在咸丰十年(1860)以前,即已有“佑安寺”这一寺名。该寺名究竟是哪位皇帝御赐,现无史料可考。笔者推测,当系乾隆皇帝御赐而来,是否准确,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史料。 《巴伦台黄庙概况》一文认为:“据年纪大的喇嘛讲,开始酝酿修建黄庙的时候已经很早了,大概是在一八六○年前后。后来光选择庙址就费时二十多年。”(12)不少论著也采用这一说法。(13)其实,此说并不正确。从上文可知,咸丰十年(1860),佑安寺仍然存在。同治年间,该寺庙毁于战火。光绪初年,流落他乡的土尔扈特才得以返回故土。光绪年间,在巴伦台河谷修建了新寺,并沿用了“佑安寺”这一原名。因此,巴伦台黄庙的选址工作,不可能早在1860年前后就已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