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创建30年的回顾和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耀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至今已经整整30年。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不容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仍存在问题和差距,只有认清这些问题,才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要发扬优良传统,针对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加强建设,推进其科学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4)01-0026-08

      教育部于1983年夏决定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今已30周年。认真回顾学科专业建设的成绩,总结经验,看清不足,对于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成就显著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坚持改革创新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良性运行和跨越式发展又促进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巩固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共同思想基础的巩固,影响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学科建设和专门人才的正规化培养提供了依托平台、制度保障与合法性依据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都认真总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过去由于战争环境,尚不具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条件,但它作为一门潜学科则已具有深厚的根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的提出和讨论既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前奏、前提和基础。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该文献不仅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的成绩,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而且提出要正规化地培养政工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1983年暑假,教育部召开了专业论证会以落实上述精神,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议定了专业的课程设计,决定了主干课程教材编写分工,并决定于1984年开始招生。1984年上半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有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学科建设和专门人才的正规化培养便有了可靠的依托和平台。

      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要求高校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经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办落实,1988年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外,还批准十所高校开始招收硕士生;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专门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作准备,还安排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安排中国人民大学招收“马克思主义原理”方向的博士生。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这样,从政策法规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专业化便有了合法性依据和制度保障。此时,全国高校中同时设有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本科专业的学校达62所;到1995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各有35所;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至此,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

      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聚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比重较之其他专业课青年教师要低,而高校学生辅导员高学历比重则更低。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后,教育部经过摸底调查,决定依托15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高校,开办“两课”教师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从1998年起连续招生四届,使数千名“两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此后,每年单列一定的专项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指标,专门招收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经过多年的努力,至今,高校辅导员已实现硕士化,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也基本实现博士化,从而大大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学历结构和整体素质。通过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为高校和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2006年对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规划,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高校设立了20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各省(市)也在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高校设立省级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除学历培养外,还采取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专题研修等形式,完善了中央、省(市)两级培训网络和培训制度,从而有力推进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目标的稳步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显著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增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加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学科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和教材体系的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立后,持续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就科研项目而言,如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胡正清的研究成果《思想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陆庆壬主持的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专著《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张耀灿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改革”,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研究》;龚海泉主持的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基本经验研究”,出版了《当代大学德育史论》;张澍军主持的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德育哲学研究”,出版了《德育哲学引论》;戴钢书主持的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统计研究方法论》;傅安洲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基金2006年课题,出版了《德国政治教育研究》;唐克军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出版了《比较公民教育》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等等。还有在各省(市)各高校支持下,也推出了很多成果,如王卫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邱柏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等。从1997年开始培养博士生以来,十多年产出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