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成果的丰富内容及其现实价值

作 者:
黄钊 

作者简介:
黄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德育成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传统宇宙观、传统政治观以及传统道德观等三大系列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既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理念。不仅在古代德育建设中有其重大价值,而且到了今天也仍然显露出现实价值。我们要深化社会主义德育建设,必须认真总结、借鉴传统德育成果,以便推进当代思想文化道德建设,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01-0004-06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留下了璀璨斑斓的传统文化成果,其中传统德育优秀成果相当丰富多彩。“德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伦理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指的是“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其中既包括道德观教育,也包括宇宙观和政治观教育。这种广义的“德育”,从内涵上拓宽了“德育”之“德”的包容量,从而提高了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品德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要求。从历史实践上看,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阶级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总是从宇宙观、政治观、道德观等多方面来开展对未来接班人的综合教育。因此,“德育”之“德”,从来不是限制在伦理范畴之内,它同时包括了政治向往与哲学智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传统德育理解为传统宇宙观、传统政治观和传统道德观的综合教育。中国传统德育学说,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成果,不仅对我们民族历代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思想文化建设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一、传统宇宙观优秀成果的丰富内容及其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宇宙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先圣的哲学智慧。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既包括朴素唯物论,也包括朴素辩证法和朴素认识论。

       第一,关于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论。我国的先哲在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时,曾先后提出过“八卦说”“五行说”“阴阳说”以及“精气说”“元气说”等哲学见解。如果说“八卦说”“五行说”“阴阳说”属于多元论范畴,那么“精气说”“元气说”等,则属于一元论范畴。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是把物质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无疑从特定层面彰显了我们的祖先坚持朴素唯物论的世界观。特别是“精气说”和“元气说”,直接成为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理论源头。“精气说”源于稷下道家。稷下道家遗著《内业》①说:“凡物之精,此(按:‘此’,乃为‘化’之误,据丁士涵说)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遊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这里明确把“精”看着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那么,“精”为何物?《内业》又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明确把“精”释为精气。后來黄老新道家,又将“精气说”,推到“元气说”。《鶡冠子·泰录篇》言:“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按:‘乘’乃为‘秉’之误)于天地。”这是明确把“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到了汉代,王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创立了元气自然论。后来,宋代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的气本论。明代王廷相强调“学者必识气本,然后可以论造化”的“气本造化论”。清代王夫之提出的“絪缊太和,合于一气”的气化论,无不是沿着气一元论的路线,进入中国古代哲学唯物主义的殿堂的。它们均属于中国古代典型的朴素唯物论。朴素唯物论,诚然还不是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论。它具有直观性、狭隘经验性以及粗糙性等缺陷。但是,朴素唯物论却是引导人们掌握辩证唯物论的重要基础。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独到之处,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例如,王夫之曾说:“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又说:“太虚,一实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思问录·内篇》)“夫诚者,实有者也……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尚书引义》卷三)在王夫之看来,“充满太虚”的“阴阳二气”,其最突出之处,是其“实有”性。这就抓住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要义。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必然要求。就这一点而言,它带有真理性。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古代的文明进步,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启迪意义。我们今天强调“实事求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归根结底,都是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可见,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即使到了今天,也有其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要了解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必须研读《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朴素辩证法大师。人所共知,老子有着无比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老子所讲的“有无相生”命题,透露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其书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说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对矛盾,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做“相反”;“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六个概念,亦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做“相成”。“相反”,强调的是“对立”;“相成”,突出的是“统一”。不难看出,“相反相成”这一命题,乃是《老子》关于“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达形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深刻流露。

       二是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命题,透露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反者道之动”,见于《老子》书第四十章,意为: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这一命题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就是说,肯定的东西,终会走向否定;否定的东西也终会走向肯定。这里实际上已出现了一个循环:肯定——否定——肯定。其中,第二次“肯定”,人们又称之为“否定之否定”。这就不仅揭示了矛盾转化的法则,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已内涵着我们今天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三是老子所讲的“大小多少”,透露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原理。“大小多少”一语,见于今本《老子》第六十三章,据严灵峰先生考证,说的是“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老子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以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等,都体现了“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的法则。这一法则,同现代辩证法所公认的“质量互变”规律完全吻合,是有关质量互变规律的表达方式。

       以上老子所透露的“相反相成”思想、“反者道之动”思想以及“大小多少”(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思想,正好同现代辩证法所强调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以及“质量互变”三大规律相一致。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朴素辩证的思维模式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今人学习与把握唯物辩证法给予了正确的理论导向。人所共知,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一部典型的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光辉著作。它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透彻地宣讲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而且在于融会贯通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优秀成果,其中也包括老子的“相反相成”“祸福相倚”等重要思想成果。因此,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有其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