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 者:
王易 

作者简介:
王易,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当前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注意几个问题:不能脱离文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不能脱离个人理想进行社会共同理想的教育;不能脱离中国精神的传承性与统一性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不能脱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02-0004-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前,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不能脱离文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毋庸讳言,我们当前处于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我们国家也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当前多样多元文化格局的背景下,衍射出的是当代中国多样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多样多元,我们要看到,它一方面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在借鉴、比较中吸收有益的成分,发展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它也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干扰和削弱。“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人们面对不断涌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大大增多,也增加了人们辨别是非的难度,难免陷入价值困惑乃至迷失方向,同时也给身处其中的高校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带来一定难度。这正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硬性灌输的形式,这样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往往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产生了教育的所谓负效果——越是教育要求的,越是学生怀疑和反对的。因此,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首先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等于排斥其他思想的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也不等于否定其他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例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在深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流变、精神实质,并逐步提高鉴别、甄辨的能力。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顾及人们接受理论的环境及其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影响。绕开社会思潮,就离开了人们关心的思想理论界的热点,就会陷入无的放矢的说教,那样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是理论条条;同时,回避社会思潮,也就离开了群众的思想实际,与教育对象形成了隔阂,这就不可能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就不能为各学科的发展充实新的生命力。积极进步的思潮需要我们去引导和鼓励,把它们从心理层面的意识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完整的理论认识的形态。对于错误思潮或反动思潮,则需要我们去与之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能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甚至反动的社会思潮泛滥不问不闻、听之任之。研究社会思潮是了解学生思想情况的需要。在社会思潮的流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关键的载体。社会思潮能够映衬出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是了解学生思想情况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确定教学重点,超越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二、不能脱离个人理想进行社会共同理想的教育

       理想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生活领域的理想、职业领域的理想、道德领域的理想和社会领域的理想。而在这四个领域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每种理想又有社会和个人、长远和近期、崇高和一般之分。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却估计不足。尤其是当理想目标的实现看起来还相当遥远的时候,人们就容易对理想失去耐心甚至信心,这也是“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错误对待理想的态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往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时,往往是从高处着眼、大处用力,更多强调社会理想(共同理想)、长远理想和崇高理想,而对个人理想(包括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却关注不足,把理想的目标与实现理想的过程割裂开来,造成理想教育过于高远而不切实际,不仅没有起到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反而造成人们的逆反和抵触心理。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他们更多地关注近期理想(或者可称作是近期目标),比如顺利完成某个专业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自己某个方面的技能,获得某项奖励等等;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的理想,比如努力学习以期如愿以偿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理想),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生活理想)等等。相当一部分人对当前大学生的这种务实和现实主义的倾向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大学生把理想功利化,只关注自我、目光短浅、缺乏社会责任感、丧失崇高理想的表现。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观点,尤其反对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理想教育中持这种论调。我们应当逐步调整这种试图“以大带小”教育思路,引导学生逐步“由小入大”,用小的理想推动大的理想的实现。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因此,大学生对个人正当的近期理想、个人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对于美好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这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的崇高社会理想在本质是一致的,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也是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