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过度教育”现象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新春,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校

原文出处:
中国军队政治工作

内容提要:

“过度教育”是忽视被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接受意愿和理解能力,仅出于组织者的主观意愿所进行的低层次重复性施教现象。“过度教育”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部队教育实践中还有一定市场,不仅极大挫伤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根本上予以纠正。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11-5381/D(2013)-12-78-03

       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人们价值追求日趋多元、网络舆论风云突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作用,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为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加强和改进教育的认识简单化、理解片面化,在教育实践中引发了一种新的问题——“过度教育”。这种现象由于打着“加强教育”的旗号,容易被忽视乃至默认,但其潜在危害极大,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纠正。

       一、“过度教育”之“过”有何表现

       “过度教育”,简言之,就是忽视被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接受意愿和理解能力,仅出于组织者的主观意愿所进行的低层次重复性施教现象。“过度教育”现象,在部队教育实践中实不鲜见。表现之一:内容较庞杂,超出接受之“度”。机关只管布置,不管基层能否落实,大大小小的教育一个接一个。上面开个会下面要搞教育,上面发个文件下面要搞教育,上面来个检查组下面要搞教育,等等。对于哪些必须搞,哪些滞后搞,哪些附带搞,缺乏统筹、缺少“截流”,以致教育游离中心、没有重点,时常打乱仗。如此繁多的教育名目,让官兵根本无暇关心收获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甚至教育组织者都感到不堪重负、疲于应付。表现之二,低层次徘徊,超出之兴趣“度”。有些教育内容“换汤不换药”,道理还是那些道理,观点还是那些观点,无非换种高度、改变形式“讲来讲去”“炒来炒去”,搞了一次又一次,实际上“年年都上一年级”,导致基层有不少怨言,官兵有抵触情绪。基层官兵反映,一个教育内容往往是“初学”了还要“精学”,“精学”了还要“专题学”,时间拉得很长,官兵对此有厌烦情绪。如此长期低层次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远离官兵兴趣、偏离科学轨道。表现之三,效费比偏低,超出循环之“度”。搞教育时很少“算算账”,不惜时间、人力、经费等成本,仅满足于干了什么、投入多少,不关心收获什么、效益怎样。不少教育活动形式上很精彩、场面很宏大,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上不管用、官兵不认可,属于典型的“花大价钱,得小收益”。甚至有的单位谈起搞教育就是要大花钱,不花钱就搞不好教育。如此不计成本的“赔本买卖”,呈现的往往都是“海市蜃楼”、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经费,导致一些亟须经费的基础工作难以为继,更为重要的是败坏了教育风气。上述“过度教育”的表现虽然不一,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从客观而从主观出发,教育的耗费高而收益低,偏离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运行的轨道。

       二、“过度教育”之“过”危害在哪

       古人说,过犹不及。“过度教育”虽然只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诸多问题的一种表现,但却充分折射出教育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危害极大。第一,漠视教育基本规律。凡事都有其运行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轻视或忽略各事物间存在的普遍规律,就必然会事与愿违。“过度教育”现象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如官兵的认知规律、心理认同规律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自然无从保证。事实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等于教育用时越多越好、内容越全越好、频次越紧越好,而要结合官兵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承受能力进行合理安排。忽视这一点,即使再多的教育不仅不会提供正能量反而起负作用。第二,挫伤官兵积极性。关注官兵诉求、满足官兵需要、激励官兵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过度教育”仅从组织者的主观意愿出发,把“加强教育工作”简单等同于“增加教育内容”,把“教育搞得多”简单等同于“教育搞得好”,很大程度上轻视了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这必然导致官兵的参与积极性越来越低,对教育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这样就引发官兵产生一种对教育从不积极到不信任再到抵触的恶性循环:因为教育效果差,所以搞更多的教育;但教育太多,官兵越来越没有积极性,导致教育效果更差。第三,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要精、要管用”。“过度教育”显然是偏离“精”和“管用”这一要求的。在全面推进军队体制编制改革、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今天,任何一种资源、任何一项经费都弥足珍贵,都必须发挥出最大效益。“过度教育”却与之背道而驰,将不少时间、精力、经费放在一些“高耗低产”的工作上,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浪费。一旦这种教育“高消费”行为逐渐演变成一种工作指导、习惯性做法,那损害的绝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同时也会深刻影响到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效。

       三、扭转“过度教育”之“过”的对策

       “过度教育”问题并不仅仅是教育安排不科学所导致的,还有很多其他更深层次的因素。有效防止“过度教育”现象,需要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努力在尊重教育规律、强化效益观念、注重教育设计、加强问题研究等方面下工夫。

       (一)切实敬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强制性的工作,但这不等于可以轻视或否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过度教育”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就是无视教育的科学性;解决“过度教育”问题现象,根本举措就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确立起对教育规律的敬畏感,避免蛮干、瞎干,真正让教育回归到科学的轨道之上。要强化认识教育规律的主动性,尤其是政工领导和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关干部需要认真学好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努力掌握好军人思想行为变化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等,不断丰富管思想、抓教育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尽量避免出现把教育工作简单化和纯行政化的现象。要强化遵循教育规律的自觉性,始终注重遵循规律、讲求科学、注重效果,无论是做教育计划还是组织教育实施,不能主观臆断,要用教育科学的尺子先“量一量”,看有没有不符合教育规律的情况,有没有不符合基层实际的情况,有没有不符合官兵思想的情况,真正让教育规律成为开展教育的基本遵循,从根本上避免“想搞什么就搞什么”“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不良倾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