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希贤,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周希贤(1947—),男,浙江宁波人,教授,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原文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坚持和自觉践行“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进程中实现其当代价值。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3)06-0001-05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把握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30年来,在“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战略目标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化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今天,进一步深刻理解“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现实意义,自觉践行“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

       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之后,相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从党的治国理念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确立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地位,使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战略得到了有效实施,迎来了3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大发展。“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根本保证。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我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直接体现的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其背后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才培养靠教育,强国必须先强教育。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必然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服务。中国的教育如何面向现代化服务,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经济建设服务。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2]邓小平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现代化、科技、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现代化的根本是国民素质现代化,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现代化。邓小平强调了只有抓好了教育,才有知识和人才;有了知识和人才,科技才上得去;科技水平上去了,实现现代化才有希望;抓好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当今世界总的发展趋势与30年前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年代相比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智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智能高新技术已成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自主创新已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的创新力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掌握科学技术的创新主体——高素质人才作为核心生产力要素的地位更为凸显。人才培养靠教育,强国必先强教。因而,教育在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变,社会的主要矛盾未变,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未变。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渡时期。要实现这些目标,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创新力,培养千百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更加迫切。

       综上所述,从世界发展大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更为迫切。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

       坚持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必须使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坚定意志和全社会共识,推行教育优先发展“一把手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使用中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让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从方针指引、政策导向、措施落实等方面确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二、“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品质、长远的战略视角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特点和本质,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崭新的教育理念、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和长远要求。“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是我们认识教育本真和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今天,尤其需要我们深刻学习和把握“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教育现代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