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素稳,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德芳,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海南 海口 570228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认知是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基础与前提。感觉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个别属性予以初步的认知和感性的情境规定,知觉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予以整体性、价值性的评价与把握,从而深化情境规定的内容与意义。感觉规律与知觉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的重要内在机理。把握这一机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设置,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功能。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10-0012-03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与表述[1],但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只有从行为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叫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因此,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只有当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入到了他们的认知领域,产生了相应的评价与判断,并产生了特有的情绪情感体验时,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情境,才具有情境功能的效用。然而,对于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机理,学术界迄今尚无专文探讨。鉴于认知主体对环境的情境规定是直接的、当下的、感性的,作为感性认识范畴的感觉和知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过程中是起主要作用的认知成分,本文拟着重对感觉和知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和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设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功能,提供有益的方法论指导。

      一、感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和机理

      感觉首先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个别属性予以初步的认知和感性的情境规定。当受教育者置身于某一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时候,他们对该环境刺激的认知反应必然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受教育者通过看、听、触摸等获得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感觉信息具有直接性、片面性的特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认知的低级阶段,但这些信息又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个特殊信息的最初认知与情绪体验,是受教育者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予以初步情境规定的根据。也就是说初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性质——积极的或消极的或一般的——将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各个属性所产生的不同的直观感觉与心理体验。尽管基于感觉基础上的初步的情境规定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的低级阶段,但感觉作为认知过程的初始点与导引线,有可能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影响到较高层面的认知和行为方向的选择。我们决不可小觑感觉层面的认知。

      那么,使受教育者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不同感觉与情绪体验,并形成不同性质的情境规定的机理何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感觉的发生与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其最一般的规律就是适宜刺激。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我们感受不到,而过强的刺激我们依旧感受不到,正如频率低于16赫兹的声音我们听不到,而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我们也听不到一样。对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来说,声音太低或太高,抑或说刺激量过小或过大,都是噪音,都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

      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对相同强度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所谓感受性是人们对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即人的感觉灵敏度,它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阈值越低表明人的感受性越灵敏,阈值越高则说明人的感觉越迟钝。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相同的刺激持续存在时,会出现适应性增强,感觉阈值增高,感受性减弱的倾向。所谓“听而不闻,熟视无睹”就是因适应性使感觉阈值增高带来的反应迟钝。这种现象是感觉的另一规律即适应性规律的体现。

      由上可见,作为受教育者特定刺激物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无论是“物”的方面的信息,还是“人”的方面的信息,还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面的信息,不仅要与一定的时间、场合相协调,与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还要具有适度的特殊性、新异性、针对性等特点,才能对受教育者产生有效的、适宜的刺激强度,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使其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良好的第一感”并对之做出积极的情境规定。否则,就会影响到情境规定的性质,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一些高校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显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们对基地“展馆加展板,话筒加解说员”的特定教育环境早已是“熟视”;展板的内容、讲解员的解说与大学生们在教科书上、课堂上、常识中所掌握的没有多大差别,甚至还稍显贫乏,可谓是“熟闻”。这种“司空见惯”性往往使大学生对此类教育的适应性增强,感觉阈值增高,感受性降低。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环境无异于毫无生气与激发力的“弱度刺激”,难以使大学生对此类教育产生深刻的感受和良好的情境规定,并由此大大阻遏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感觉规律及作用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功能。

      二、知觉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生成中的作用和机理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当前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都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但依靠感觉,我们只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各种属性零散的信息片段,无法形成有意义的整体印象。知觉是个体借助于感官觉知环境中的存在、特征及彼此关系的过程,亦即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2](P85)尽管感觉与知觉都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但在心理活动中,知觉与思维紧密地相互联系着,因为知觉的发生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所感知的事物同过去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就不能立刻把它确认为一定的对象。“词在知觉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借助于词的命名,把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联合成为整体。”[3](P148)而知识、词的运用都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所以,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性的信息;思维加工这些感性的知觉信息,并对知觉的形成起到指导作用,这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典型体现。也正是因为知觉与思维的辩证关系,使知觉阶段的认知高于感觉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知觉使受教育者能够对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予以整体性、价值性的评价与把握,从而深化情境规定的内容与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