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理性德育视域下大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培养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芷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在人的精神属性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德育存在唯理性德育的弊端,即注重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灌输,关注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而忽视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德性生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强。实践中,我们应当注重对大学生道德非理性因素的培养,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磨炼其道德意志,强化其道德信仰。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11-0085-004

      人的道德领域包含两大类因素:一类是理性因素,即系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认识;另一类是非理性因素,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需要、道德直觉、道德信念等。它们作为人类道德世界的两翼,一起构成了人的道德素质。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德育较为注重理性因素的培育,即注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以使大学生理解、掌握系统的道德规范、道德理论为主,而忽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及对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以为,强调大学生理性道德教育与非理性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是未来高校德育的基本走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唯理性德育的弊端

      1.理性与非理性辨析

      理性与非理性是同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的相对应的范畴。理性因素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基本特征,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辞海》中这样界定理性:“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理性还是划分认识能力或认识发展阶段的用语。”理性具有逻辑性、自觉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它支配人们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问题,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来获得结论和行动的理由。

      非理性是理性之外的心理因素,是人内在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从认识论层面看,它属于认识结构中的非逻辑的认识形式,即那种不自觉的、不必通过理性思考、无固定程序和操作步骤就能迅速获得某种认识的一种心理形式,主要包括直觉、灵感和顿悟等。其特点在于非逻辑性、不自觉性、突发性、奇特性,其对科学发现、创造发明、文学创作等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不可多得的作用。从意识论层面来说,它属于心理结构中的本能意识,即没有进入到个人意识层面的潜意识。从人性论层面说,它是指那些以表现和实现主体的内部欲求为主要功能,直接参与人的意识活动的心理形式,如欲望、兴趣、情感、意志和信念。非理性因素对人的道德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对人的道德判断的结果与选择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但是,同其他任何矛盾着的双方一样,理性与非理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和渗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没有纯粹的理性,也没有纯粹的非理性。人的理性常常受到非理性的干扰,而人的非理性中又蕴涵着理性,在潜意识和本能中受理性的支配和左右。二者共同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

      考察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辩证关系,应力戒偏执一方,否定另一方的观点。应当看到二者的差异和对立是相对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没有脱离非理性的完全的理性,也没有脱离理性的纯粹的非理性。

      2.部分高校存在唯理性德育的弊端

      在部分高校德育中,常把理性德育放在首位,德育的意义被禁锢在认知层面,被窄化为一种理论的灌输和知识的记忆,缺失了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导致教育效果低下。其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道德需要,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大学生不是机械、被动接受教育的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需要和独立的人格。然而,部分高校德育则把大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工具,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封闭性、强制性、单向性的特点,缺乏生机和活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非理性精神因素的发展,抑制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

      其次,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灵育化和情感关怀,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缺失。情感是心理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认知起着引导和深化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引发和支持作用。高级的社会情感,如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常常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个体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唯理性德育片面注重道德概念、道德理论的传授,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致使大学生缺乏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苍白冷漠,缺乏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一旦遭受挫折,很容易表现为盲目、脆弱、冲动、失去理智,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道德认识往往难以反映客观现实,更不能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

      再次,忽视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化,也是评价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依据。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易受到道德情感的激发或抑制。当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产生共鸣时,就会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反之,当大学生缺乏道德情感时,其道德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抑制,道德行为将难以实现。因此,如果高校德育片面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忽视情感、意志、需要、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对道德行为的促进作用,是难以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质的。

      因此,高校德育应充分重视大学生情感、意志、直觉、信仰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