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国家物流中心体系设计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综合运输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综合交通网络融合正在重塑国家物流中心体系。首先对各经济时代城镇体系、物流信息交换、交通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识别物流中心体系空间、信息、交通核心三要素的主导地位演变过程,提出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交通因素成为构建物流中心体系的主导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国家物流中心体系所需考虑的关键因素,按照分级分区相结合的原则提出构建国际、国家、区域、地区四级物流中心体系。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字号: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对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及商贸流通业的组织模式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促使人类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与此同时,我国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时期之后,正进入以航空、铁路客专等高速交通为主兼顾普通铁路、等级公路等普速交通的综合交通网络时期。互联网促使物流信息交换由以往面对面的接触式传递迅速转变到突破空间距离障碍的非面对面的平台共享,物流信息组织更为快速、精准、网络化,而以高速、高可达、层级式的新时期综合交通网络保证了其物理实现的可能性,甚至反过来节点的网络可达性会决定其物流中心体系的布局,这将会对国家物流中心体系产生革命性影响。

      一、物流中心体系的概念简述

      我国国标《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践需要,将物流活动中的货物储存、加工、转运、装卸、货物信息处理等基础功能进行有机的结合。

      国内学者更多的是按照系统学的理论研究物流体系,认为物流体系框架可以理解为现代物流系统和各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层次结构,以及现代物流系统内部的功能组合、信息传递、系统整合、相互作用以及共同实现的物流服务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为进行物流活动,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等新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国内学者对物流体系的研究绝大多数从物流组织角度出发,着眼于物流系统内部,以提高物流系统组织效率为目标,借用系统工程、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系统内部构成及相互间的关系配置等。通常将物流体系分为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政策保障三个子系统,研究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完善及相互间的搭接组合。

      在当前互联网与高速交通网络共同推动物流业飞速发展时期,各大经济区正经历跌宕起伏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结构重塑过程,各大城市纷纷将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物流体系研究亟须突破以往只专注于系统内部组织层面的研究视界,转向以互联网与综合交通网络融合为基础的体系格局,支撑国家经济空间、产业格局转型。

      物流中心体系构建依据物流组织范围扩大及复杂程度增加后产生的系统自身顶层设计要求,由不同层级、不同功能的物流中心构成,享有相对独立的服务及辐射范围。因此,国家物流中心体系指在我国范围内,由不同主导职能、不同等级规模、不同服务范围的物流中心集合而成,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

      二、物流中心体系核心主导要素演变研究

      物流全过程包括信息交换、货物存储、交通运输等主要环节,相应的物流中心体系核心要素为空间(位置及属性)、信息(信息流及整合)、交通(交通支撑网络)。从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空间、信息、交通三要素在物流中心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城镇化水平及空间布局、经济市场化水平、行政体制等因素相互交织背景下三要素呈现出阶段性主导特征,即分别在各个经济时代主导物流中心体系。

      1.前工业经济时代(西方1815年英国产业革命、中国1900年以前)

      这一时期城市呈现显著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布局,经济发展动力仍停留在农耕时代,中心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手工业和商业处于辅助地位,城市主要功能以政治、军事或宗教为主。这时期的交通网络以陆路、内河航运为主导。

      这时期的城镇体系处于低级的点状发散阶段,城市各自独立发展,相互之间物资往来以满足军事、农业需要为主。城市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其直接腹地,即所处的农业区,目的在于使地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具有绝对独立性,跨地区的物流联系基本不存在。整体来讲,这一时期并不存在严格的物流中心体系。

      这时期在空间位置与功能上处于高级行政级别的城市规模更大,直接腹地范围更广,其物流组织能力越强。因此,该时期空间因素在评价其物流组织能力方面中占主导地位。

      2.工业经济时代(西方1815-1990年,中国2000年以前)

      18世纪初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态。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蒸汽机的发明和交通工具的革命以及工业生产本身的扩张趋势,加速了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使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产生了世界性的城镇化浪潮,城市真正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

      这时期城镇体系经历了快速集聚、向外扩散、郊区化阶段,地域类型经历了大都市区、大都市带、全球城市区域等形式,生产要素按照市场配置原则在全球城市间快速流动。当前我国国内的城镇体系空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城镇化高度集聚阶段,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内河及远洋航运交通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区域性综合交通网络日臻完善,长距离、大运量、高频度的运输成为可能。由于工业化大生产及货物运输规模效应的存在,物流体系的组织建设需求变得极为迫切。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物流信息的大规模多向交流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实现,电话、电报、传真机等传播方式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信息成为这一时期构建物流中心体系的主导因素,掌握了信息就占据了物流中心体系的最高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