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智能化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洪艳(1978- ),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大连 116025),大连财经学院大连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辽宁 大连 116622)。

原文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物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它为物流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如何利用物联网来打造智能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物联网影响物流企业的运作机理,然后通过分析目前智能物流发展障碍,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智能化若干可行路径,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12年2月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达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显然,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1]。物流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和信息化更高层次的应用,它是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等,由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平台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物流作业环节,包括订单、包装、运输、配送、装卸、仓储等,从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物流智能化不仅可以为供应方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利润最大化,还可大大降低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向绿色物流目标迈进[2]。

      物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为物流智能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可行路径。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利用RFID等技术,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一种网络[3]。在该网络中,可以实时进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价值流的相互传递、共享和存储,从而做到对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及监控。因此,利用物联网可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帮助物流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发展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它为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研究利用物联网来打造智能物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物联网影响物流企业的运作机理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物流、交通、医疗等行业是物联网的重点应用对象,政府鼓励相关行业建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来推动技术的应用,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应用标准。显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必将使物流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RFID技术实现物流运作的可视化

      物联网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各类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感知层通过RFID传感器对物流过程中物质的属性、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与识别;其次,通过控制中心发出感知任务,对物流中的各流程进行协同事务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跟踪和识别;采用条码技术、RFID技术、红外技术等可以对物品进行分类、统计和拣选;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视频识别技术、车载视频技术等,可以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追踪、定位和监控[4];最后利用传感技术,将整个物流过程中的物品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最终实现物流运作的透明化和可视化管理[5]。

      显然,物联网将从根本上提高对物品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监控水平,将成为继条形码技术之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物流配送及物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供应链流程以及管理手段。

      (二)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物流运作的敏捷化和集成化协同

      物联网的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及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感知层的信息通过网关转换为网络能识别的信息,网络层再对信息进行实时传递和处理。在现代物流运作中,需要物流各节点企业敏捷化反应、协同化作业,这样才能实现物流各流程之间的无缝连接。利用物联网的各种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将各种状态的物品进行入网联接,从而实现物流运作的敏捷化和集成化协同[6]。

      (三)物联网的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现代化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信息。运用ERP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准时化;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可以在广泛的社会物流运输系统中实现智能化运输和调度;采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移动计算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可将传统的仓储中心打造成智能物流中心[7];采用智能计算、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可实现以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

      三、当前智能物流发展障碍

      (一)相关政策法规对物流支持不够

      智能物流的发展不仅需要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撑,还需要整个物流行业和各个企业间的通力协作以及整合。但目前,相关的政策法规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公共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公共限制。在印度,政府不是依靠IT技术本身的扩散去赢得市场,而是强制性地通过一些政府项目来推行IT技术。在美国,RFID技术也是由政府强制企业来进行推广和应用。因此,一项新的IT技术的应用,由国家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管制,执行效果才会更好。

      (二)经营规模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低

      与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起步较晚,物流设施分散,规模小,客户满意度差。企业缺乏整合,公司品牌、运输网络等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集约化优势不明显,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章程,粗放式经营管理,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随着国外一批拥有先进IT管理手段的大型物流企业的入驻,物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