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实,以及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模式间PK的升级,2012年中国城市配送市场发展迅猛。促使线上线下、各个不同模式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地拉拢消费者,营造自己的生态圈。 事实上,在城市配送体系中,销售模式决定了物流模式。但由于各个城市的配送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还不大,区域性特征比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城市配送行业领袖。同时,各个城市住宅社区化、城市功能区中心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消费者就近消费的行为使中心商业街空壳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城市配送转向了少批量、多频次的特点,加剧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现代物流体系“最后一公里”的城市配送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五大配送模式衍生商机 近几年,城市配送难题广受各方关注,各方也纷纷探讨破解之策。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需求日益旺盛,多样化、个性化的配送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配送要跳出目前的困境,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另一方面还需要政策进行扶持。然而,在政策上大开方便之门外,更主要的是准确选一种契合自身发展的配送模式,将是今后很长时间内的一个重要课题。 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悄然升级 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是由生产企业、批发商直接将连锁超市采购的商品在制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配送活动。该方式的前提需要产销之间结成业务同盟,即产销结成实现工贸一体化,并且厂商有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为保障。 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的方式适用于店铺规模大、采购规模大的超市,如国内的一些大卖场和综合超市公司。由总部确定统一的供应商,店铺向供应商要货后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铺。这种由供应商直接配送方式的优点在于,大大降低了连锁企业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但这样的配送供应商却面临运作成本高,店铺和供应商信息交流的效率高低不一的制约。反之,店铺的响应速度也会受到供应商物流水平的限制。最大的弊端则是对整个社会交通的影响比较大。送货难是令每个供货商都深感头疼的问题,城市交通管制、单股配送和小批量配送比重大、进货通道等设施设备落后、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缺乏等是造成超市配送“肠梗阻”的症结。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受宠 建立自营物流配送体系被认为是超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也多数采用此种模式,通过自建物流系统,投资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 被业界认为是零售巨头的沃尔玛也正是通过高效率的自营物流体系奠定了制胜江湖的地位,从而其自营物流体系被众多的零售商家所效仿。不仅如此,家乐福、麦德龙、西尔斯等国际大零售商,也都建有自己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北京的许多大型连锁企业也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其中主要原因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连锁企业都是在传统的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粮店以及其他配套网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传统企业都有很充足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但这些物流配送中心,大多数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还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配送效率和对店铺的反应速度较低。也有一些大型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具有较高的水平,其高科技的自动化操作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尽管如此,这种模式还远远没有做到整合所有社会资源的程度,只能满足连锁超市的自营物流配送功能。 城市物流配送五大模式
探索“1+3”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 华润万家正在努力整合自己的物流资源,为自己设立了同时发展第一方物流(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1+3模式”,并欲将其全部打包装入华创物流公司之中。不单单是华润,2012年年底,中国连锁零售业“大佬”华联超市已率先与一家在第三方物流方面颇有经验的外商合资成立了华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北京建立了科技含量与规模均属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据华联物流的高层透露,此举一方面为华联超市引进了外资,另一方面则可以将隶属于超市部分的物流配送体系独立出来做大做强。虽然华联方面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做第三方物流,但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华联向第三方物流进军的雄心和决心。 不过,为某个零售商服务的物流公司要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目前来看还不十分现实,这是因为第三方物流必须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客户在跟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时,往往会首先考虑公司是否同时代理竞争对手的业务。毕竟物流中也有很多商业秘密,哪一家超市都不可能把配送交给一个附属在其他超市的物流公司去做,除非这些物流业务能完全从超市的资本层和业务层完全剥离出去。 开放的共同配送模式 开放式物流配送是指多家连锁超市企业联合起来,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配送中心,共同制订计划,共同对某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这种模式,在一些经营规模较小或门店数量较少的小型连锁超市较多采用。 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城市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因此,社会城市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城市物流业的共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