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供应链网络下集群特点、服务集成与供应链绩效

作 者:
王岚 

作者简介:
王岚,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83 王岚(1980-),女,辽宁省盘锦市人,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管理。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集群中企业间地理位置的邻近、紧密的链接与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供应链成员的服务集成,也就是说,在集群条件下,上下游的供应链伙伴更容易产生成本和收益协同效应,进而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绩效,服务集成在企业间链接、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中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1 期

字号: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承担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任务,已经成为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组织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效率的提升,全球供应链得到迅速发展,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不再受到距离的制约,如同与本地供应商沟通一样便利。然而尽管如此,建立本土化的供应网络仍有很多优势。波特认为,企业外部的产业环境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形成集群,集群中企业能够更快地搜寻到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产业集群本质上是区域内紧密复杂的供应链网络,群内的氛围有利于促进生产、创新与合作。[1]然而先前很少有人检验集群的特点如何影响供应链管理行为和绩效。企业间如何通过协作提升供应链绩效?为什么某些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更突出?另外,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将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与生产性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整个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集成化服务已成为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决策与管理重点。在这一背景下,集群中企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产业集群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产业集群的特点如何影响企业的服务集成,它们又对供应链绩效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的特点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路径和机制,这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企业绩效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对于集群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经济地理学将其定义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它指从事同一产业的企业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经济地理学家认为产业区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产业链中专业化的供应商;充足的技术劳动力供给;技术知识外溢。他们的相关研究充分论证了集群现象的存在条件和形成原因,[2]但是较少考虑集群中企业的个体行为及相互的竞合关系,而是单纯地考虑集群整体的效率,以及集群形成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企业自身内部经济的外部经济性。近些年对集群现象的关注逐渐从经济学角度发展到管理层面。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3]管理学理论将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集群中知识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纳入知识驱动竞争优势的框架中来分析,而要研究如何保持这种竞争优势无疑要进入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战略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于集群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更强,因为它们受益于集聚的外部经济性,比如邻近的供应商获得规模经济性,同行间能够对竞争对手直接观察并迅速反应,开发获得集体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的能力。同时,集群中的企业彼此之间由于地域邻近增强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产生网络效应,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提升企业绩效。此外,集群中的企业所处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也会影响企业绩效,企业所处网络位置的中心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些研究表明,战略管理研究视角下的集群理论是建立在跨组织合作与企业间关系基础上的,而这正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思想,供应链管理正是通过完善供应链成员关系将产供销所有活动整合的过程,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以此获得稳定的竞争优势。与全球化外包相比,一个企业通过便捷地获得联系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优势来降低供应链成本。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集群的新视角,即基于集群企业的合作,从供应链管理理论出发来研究产业集群。目前此类文章主要集中在对于集群条件下供应链运作的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4][5]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及相应的实证分析和检验。产业集群具有地理位置临近、核心竞争力及相互关联三个特征。本文将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相结合,基于集群理论检验产业环境特征对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影响,从企业地理位置邻近、企业间链接、核心竞争力三个维度,探讨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

       1.核心竞争力与服务集成

       本文服务集成指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客户整个商业流程,针对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由核心企业形成高度集成化的、持续的系统服务。[6]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明显加大了发展服务业的力度,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决策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面对客户综合性服务需求,需要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交钥匙”工程,在了解客户需求后,能迅速将复杂的需求层层分解到二级、三级供应商,具备整合产业网络关系资源的能力,产业集群中包含了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及互补性产品企业,这种关系竞争力不仅是社会效应的结果,而且是上游和下游企业跨行业整合的效应,有助于实现同协作沟通及运输便利相关的核心能力,很难在非集群地区取得,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种集群条件下,企业很容易找到它们的供应商与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相互的战略优势。[7]例如,战略供应商参与到下游企业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并预测客户的需求。另外,集群中的众多企业专注于生产链中的某个环节,近距离地服务于更多的同类企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之外,还有利于柔性生产的实现。因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促进集成子供应商服务提供必要的战略外部环境,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服务集成。

       2.企业间链接与服务集成

       集群内企业基于相关知识共享而形成的“非贸易性相互依赖”因素—人际社会关系网络、惯例、信任、非正式性制度因素等—同经济性因素一样能够调节交易成本。这是因为集群中企业之间频繁的互动、联系,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减少了破坏和欺诈行为,增强了信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依赖和嵌入于正式及非正式关系中的信任产生了更加紧密的供应链网络。服务集成需要企业间有效沟通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交换,而高水平的嵌入会促进协作沟通,使得供应链伙伴建立强关系链接(因为更容易从直接和间接关系中获得交易伙伴的信息)。大量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这些非经济因素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影响同技术溢出一样重要。因此,供应链成员企业关注信息交换和增加投资来增强关系竞争力。在高水平企业相互信任的氛围中,企业之间倾向于依赖规范来监督和实施合同进而发展服务集成行为,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