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内战是1992年3月爆发的。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大陆上绝无仅有的。导火线是,3月初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遭到穆斯林的袭击,塞族旗帜被焚毁,新郎的父亲被打死。但其根本原因则是前南斯拉夫1991年解体后,民族主义思潮泛滥成灾,波黑三个民族的领导人对波黑的政治前途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引人注目的是,波黑冲突三方面的关系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内战初期,穆、克两族曾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塞族和原南人民军作战。后来,穆、克两族矛盾激化,经常发生战斗。1993年塞族在控制波黑大片领土后采取固守战术,而穆、克两族为争夺领土而进行的战斗却成了波黑战场上的主旋律。从1993年夏天起,穆斯林领导层发生内讧,“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同室操戈”。 一 波黑内战爆发后,国际社会就一再敦促波黑冲突三方进行谈判,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和平计划,签署了30多次停火协议,但往往是协议墨迹未干战火又起,和平计划一再受挫。1993年初万斯和欧文提出了一揽子和平计划。按此计划,波黑将成为一个由10个省组成的分权制国家,其中塞族将拥有3个省,占波黑领土的43%,穆族也有3个省,占27%,克族有两个省,占15%,另外有一个省(占11%)由穆、克两族共管,而首都萨拉热窝将成为非军事开放区。塞族没有接受,欧文于1993年6月17日不得不承认该计划已彻底失败。 1993年8月国际调解波黑内战的两主席欧文和斯托尔滕贝格提出了新的和平计划。塞族和克族领导人由于其基本要求得到满足而表示接受。穆族领导人则因其领土大片丧失,本族居民大量流散,国家分崩离析而坚决拒绝。新的和平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波黑国家结构由联邦制改为邦联制。波黑是由三个单一民族国家组成的联盟,国家主席由三族轮流担任,每四个月换一次。这种体制是符合塞、克两族要求的。 2.塞族获得了较多的领土,克族的领土基本未变。原计划规定,塞族得到43%的领土,这虽然超过了塞族的人口比重(31.4%),但塞族仍深感不满。因为塞族的土地多半处于穷乡僻壤,缺乏矿产资源、能源供应、工矿企业、交通设施、战略要地和重要城镇。波黑在战前信奉东正教的居民一直占人口的多数(奥匈帝国时期占43%左右),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种族清洗”后才居于第二位。因此在划分版图时,塞族要求考虑这一情况,恢复“历史的公正”。同时塞族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已占有波黑70%的领土,现在他们愿意让出18%的土地以“换取和平”,但仍占有52%的领土。 克族占据的领土变动不大,其地域比较富庶,而且与克罗地亚连成一片,所以他们也比较满意。穆族则要求在得到31%的领土之外再增加3-4%的领土,塞族和克族都不同意,这导致了1993年冬克、穆两族之间的激战。 3.塞族的领土已连成一片。原计划把萨瓦河沿岸的第三区划归克族,致使塞族占据的东西波斯尼亚被分开。沿萨瓦河的七座城市,只有两座划归塞族,五座重要城市划归克族。经过战斗,塞族已控制了第三区的大部地区,占领了沿河五座城市,打通了东西波斯尼亚的走廊。塞族称这一地区是接济西波斯尼亚和克拉伊纳塞族共和国的“生命线”。为了补偿克族受到的损失,塞族答应将奥兹伦山地和中波斯尼亚的库普雷斯塞族聚居区割让给克族。 4.关于东波斯尼亚。原计划穆族占有东波斯尼亚的大部地区,塞族的领土被分割包围,形成了飞地。现在的态势正好颠倒了过来,塞族占有大片土地,穆族只剩下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保护的斯雷布雷尼察、热帕、戈拉日代三块飞地。穆族希望取得弗拉塞尼察、罗加蒂察以及兹沃尔尼克的一半,塞族坚决拒绝。塞族人说:“德里纳河不应当是塞族的界河而应当是塞族的脊梁”。 5.关于萨拉热窝和中波斯尼亚。根据新的计划,萨拉热窝市由联合国托管两年。穆族主张两年后萨拉热窝市作为一个整体,由三族共管,塞族和克族则认为三族在战争中结下了深仇大恨,萨市共管实有困难,不如分割治理。在中波斯尼亚,克、穆两族互占的地区为了调整犬牙交错的地段,克族将把雷舍沃、基塞利亚克、瓦雷德及热普切一部分让给穆族,穆族则将把新特拉尼克、下瓦库夫·亚布拉尼察让给克族。此外,为处于内陆的穆族聚居区开辟南北两条通道,北部经过布尔奇科通向萨瓦河,南部经过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普洛切港通向亚得里亚海。 6.关于黑塞哥维那。塞族的目标是想使奈雷特瓦河成为塞族和克族在黑塞哥维那地区的界河。奈雷特瓦河的下游,包括波黑唯一的滨海地区奈乌姆划归克族。斯托拉茨市是穆族聚居区,划归穆族。首府莫斯塔尔市以河为界,东部属穆族,西部属克族。塞族只是有权在莫斯塔尔市区成立塞族聚居区,并有一条通道连接莫斯塔尔机场。东南部的波波沃谷地划归塞族。 7.关于比哈奇地区。原计划归穆族所有的西部比哈奇飞地,乌纳河以东的大部地区已被塞族占领,穆族要求归还。生活在该地区的塞族和克族居民和平相处,没有发生战斗,他们愿意接受和平计划,但穆族内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却发生过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