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的衡量标准问题

——以50年代、90年代青年的比较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青年发展问题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也出现许多争论和疑问,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评价十六年来在改革和开放时期青年发展的种种实绩和种种问题,也就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青年因为就业岗位不足,因为某种政治诉求难以满足,也因为日常经济压力的增强,显得极其焦躁不安。从几乎每个家庭到街头,从传媒到工作单位,到处弥漫着青年的怨气和不满。年轻的青年(如高中生)和年长的青年人(如返城知青)尽管经历大大不同,但是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却是一致的;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的生存状况是一样的糟糕,一样的令人窒息,十多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年长青年已经退出青年群体,年轻青年正在变成年长青年,另有新长成的年轻青年,这种更替理应是自然过程,但它恰恰又是在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改革时代里进行的,就显示出鲜明的社会内容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青年一代正在学习如何在变化急速的社会中安身立命。这一点应该成为把握现阶段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期中国青年发展问题的核心。

       青年发展问题可以从许多角度来理解,但“发展”这一概念引起的歧义是无法避免的。人们总是认定,“发展”具有“进步”的含蕴,因而就有明显的主观标定成份。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在科学研究中,对某一种社会现象或状态的考察是多方面的,不管是以纵向为座标还是以横向为座标,某种现象或状态的变化及其特征,总是考察的重点。在时间推进序列中来考察变化并把握其内在特征,是一种普遍的方法。“发展”概念的提出的基础就在这里。一种现象或状态从旧形态演变到新形态,就是一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否具有进步含蕴,完全取决于人们设定的考察标准,而不是“先赋的”。青年发展状况的认定,所设定的第一考察标准只能是代际更替因素,第二标准才是时代限制因素。

       具体说来,和50年代青年相比,90年代青年是不是显出进步的特征?这些进步是在相对意义上的还是在绝对意义上的?

       我们可以从青年在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这个角度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所谓安身立命,就是指获得某种地位,获得社会认可,无论是青年一代还是青年个体,都有一个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并确定一个位置的任务。有的理论家索性把青年期称作为寻找某种特定社会位置的人生过渡期;一旦位置确定了,青年也就不再是青年了。可见,安身立命属于青年的根本问题。对任何一个社会的青年来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安身立命,在这里,每个时代就显出鲜明的特点来;青年的发展是否可以从绝对意义上来判定的问题可以有明确的答案。

       50年代中国青年安身立命的基础是政治上的忠诚;在政治上具有明确的方向并有相应的位置,成为青年一代有所成就、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主要标志,频繁的政治斗争和政治运动无疑在提供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既锻炼他们,又成全他们。以那个时代的标准看,青年一代比之于40年代 、30年代的青年,有发展、有进步的,就是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的忠诚、信仰和服从。再看看90年代中国青年,政治上的要求不象50年代那样决定一切了,社会正在导引青年一代具有现代意识,要有经济眼光、有进取心、有竞争精神;越来越多的青年似乎相信,经济上成功才是安身立命之本。50年代青年与90年代青年在安身立命之目标方面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能否以这种差异来判定90年代青年比50年代青年更进步、更有发展呢?不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一条是,此类目标的孰是孰非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经常引起争议,从而影响到判定的客观性,研究中国青年发展问题更是如此。

       我所设定的、考察一代青年是否比上一代青年更强、更进步、更有发展的客观标尺指的是,在达到安身立命之目标方面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代青年比另一代青年更有办法通过某种途径实现安身立命的目标,那么,前者就比后者更强,更有发展,这一尺度的设立回避在各种安身立命的目标之间的比较和争论,因为,大量的研究证实,一代青年的目标如何确定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甚至这样的目标是由某种外在力量加在青年身上的。青年是否接受这样的目标,要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外在因素。以青年一代具有什么样的安身立命的目标,来确定他们是否有发展、有进步,经常容易陷入某种主观偏向。

       与此相反,考察青年一代实现某种目标的能力,则可以比较客观地衡量青年群体的素质、技能和知识基础。而且,无论在哪一个社会,某种目标的实现过程必定是一种专业化过程,而不是抽象的非专业化过程,一代青年的专业能力是可以通过一系列客观尺度来明确地衡量的;显然,我们可以在一代青年和另一代青年之间,进行专业能力的比较,得出熟强孰弱,是发展还是倒退的明确结论来。

       在50年代,中国青年在实现安身立命之目标方面,有效性是很有限的,尽管他们中不少人受过系统的学校训练,尽管“向科学进军”、“知识就是力量”的号召激起青年的求知热情,尽管他们为当时的生产建设贡献过才智,但是,他们在政治追求方面——这是那一时代赋予他们的安身立命之目标,而且,青年一代是全盘接受这一目标的——没有显示出起码的专业能力。在那一代青年中,很少有人意识到,参与政治活动、实现个人的或整个社会的政治理想,应该是一个专业化过程,需要专业化的组织、管理、运作,需要对政治过程、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特点有理性的把握,需要操作层面上的创新。50年代青年的政治追求技术完全是粗放式的,没有起码的专业化水平,青年热衷于集体学习、集会游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表忠心写入党入团申请书、揭发批判他人、最拙劣的组织内部的争权夺利……青年一而再再而三被卷入政治运动、政治热情层层升温,但相应的专业意识一直没有培养起来,专业技能也一直是低水平重复,到了60年代政治斗争升级,青年面临新的政治形势,还是忙乱一片。总的来说,50年代青年的安身立命之目标最终落了空,其中有许多缘由,但青年一代极端缺乏实现这种目标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换句话说,这一代青年在实现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方面,有效性是很有限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