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袁梦德)来自宝钢的助理工程师小陈,今天下午踏进团上海市委招考机关干部面试考试时略微有些激动。这位25岁的姑娘,是在报名应试团市委10个机关工作人员名额的311名青年中,经过严格的条件筛选和笔试,才最终第一批进入面试的。团上海市委有关干部认为,上海青年争考团干的现象,反映出当代青年求职位注重实际,但更看重意义的趋向。 经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批准,团上海市委这次参照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实施细则面向全市招考机关干部,制订的标准应该说是比较高的:必须是1970年元旦后出生,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参加工作满2年,户口在上海市区的在职党员或团员。尽管这些要求很多人认为“比某些合资企业更高”,但在规定的7月22、23日两天,仍有大批青年闻讯前来,甚至还有恋人结伴、父亲代出差在外儿子报名的,其盛况大出负责报考的团市委组织部部长陈永弟等组织部干部意外。 记者翻阅了报考青年填写的表格,发现这些青年中很多人原先已有较好职业。如他们中有些来自企事业单位,有的来自研究所、医院、报社和教师等岗位,还有的来自外商独资企业和期货经纪业务部经纪人职业。但在“报考原因”一栏内,报考人大多填写了认为“共青团工作更有意义”或“希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锻炼自己的才干”等字句。 在今天的面试过程中,一些青年的积极应对态度也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如对主考官团上海市委副书记薛潮提出的“团组织如何为本单位中心工作和青年服务”、“新时期团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请你具体设计一次团支部活动”等问题,很多应试者侃侃而谈,显示出较宽的知识面和对基层团的工作的了解,其中好几位青年在设计活动时不约而同提到组织青年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于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等时事十分熟悉。在进行“根据跨世纪发展要求和上海发展目标,如何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质”大讨论的情景模拟时,很多青年提出了极有见地的主张。 在上海的青年工作中,因“跳槽”就高枝等原因造成的团干部的流失,曾经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是目前部分青年对共青团工作出现的热情和追求,给从事共青团研究工作的人们提出了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