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作为承上启下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他们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世纪之交,其价值观上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及影响。那末,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青年的心态如何?他们应建构和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生活哲学以至心理素质,来应答社会的变迁,迎接21世纪的来临,以在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呢? 一、冲突与变迁 当今中国青年的构成,从时间上看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前出生的青年;另一类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前者在其成长的阶段所受的是五、六十年代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教育;后者在其成长阶段更多受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新观念的薰陶和影响。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前后的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有其前后相承、同质的一面,更存在许多变化和差别的方面。因此,当今中国青年的观念心态及行为取向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又有许多相异之处。本文阐述的是这两类青年的总体特征,同时也考虑到它们各自在某些特征上的差别。 改革开放前,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在思想观念领域实行的也是严格的一元化意识形态控制。集体、国家利益至上,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是那个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核心,也是其全部内容和根本规范。不仅如此,那个时期还存在着把道德政治化的泛道德主义和政治价值中心化的倾向。不仅是人们的外在言行,就是其内在心灵世界都被要求按这一根本规范动作。 改革开放的实践,尤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打破了原有价值观念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形成了价值观念的新结构、新格局,其显著特点就是原来的一元价值观结构转变为多元取向并存的价值观念格局。这一多元价值观格局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1)官方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2)中国文化中蕴涵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3)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价值观;(4)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一般而言,青年因少历史包袱,往往是社会中感知较为敏锐、思想较为解放、行为较为果敢进取的群体,他们往往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接受者。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社会变迁中,总存在着一些抗拒的力量,其主体除了一些长期生活于原有历史时期的年长者外,还包括一些受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教育的青年人。这些人理解、拥护并实际推动着社会物质生活层面的现代化,但在精神生活、人际关系观念等领域则更多的是依恋传统。他们不忍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侵入人际交往领域,以金钱等功利为内容的交换关系取代原有淳朴、温厚、真诚的人际关系。他们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狭隘的实用主义。他们对那些新潮观念、新潮行为和时尚不理解甚至蔑视,视那些履行者为“跨掉的一代”,“没有理想和责任的一代”。这些青年成为理智上向往现代,情感上回归传统的人。他们成为上述价值观念体系结构中(1)、(2)因素的主体。这部分青年属于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是新旧观念冲突的主体因素。 然而,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青年价值观的重大变迁。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冲击。在相当多的青年人(两类都有,主要是前一类青年)眼里,原有的正统价值观念、传统的生活准则受到怀疑和责问,脱离现实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实际的伦理教条遭到抛弃。主要表现在: 第一,核心价值观的转变。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最能反映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在原有价值观念规范下,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国家的要求。大到人生理想、职业选择、岗位选择,小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兴趣爱好,甚至恋爱婚姻都得向组织、集体汇报。个人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心理生活都得以集体、社会的利益标准为尺度而获得合理性、合法性。这种价值观是以社会、集体为本位和中心的,在这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消失了。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正视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长。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几项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有25-40%的青年对代表绝对集体主义取向的观点“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关心自己的人是小人,以他人为重才是君子”,予以否定;同时,“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等肯定个人需求的观点得到较多青年的赞同。他们对“自私是万恶之源”这种绝对否定个人私欲的价值判断也产生怀疑,甚至1/3左右的青年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①。另外,调查还表明,在当代青年中,仅有1.6%的城镇青年把“有一种普遍的共同信仰”看作为衡量国家治理好坏的主要标准。以“对社会贡献大”作为择业标准的仅占19.8%,而个人需求和价值实现则为择业标准中压倒性的取向②。这些调查结果可以表明,原有的以无私奉献,无条件绝对服从集体、国家利益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向以追求个人利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转变。 第二、从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向现世主义的价值目标转变。“立德、立言、立功”是中国哲学对人的价值追求的基本设计,其中达到至善至美的圣人境界是人生之最高的价值追求。理想主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是中国人的基本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无产阶级以至全人类而努力奋斗”是对社会公众的最高的价值规范。为此,要求人们可以牺牲个人的欲望、现世的享乐,“勒紧裤带”为实现共产主义辛勤工作、日夜操劳以至贡献自己的生命。应当说,在那个年代,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许多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坚信并履行了这一信仰的,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座令人景仰的英雄主义人格的丰碑。然而,在当今,这一价值观念的普遍性、主导性则大大减弱了。不少青年认为,这种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的现世生活最为实惠。当今青年人更为关注的是人自身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世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实惠、美好、丰富的生活。据有关青年价值观演变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1.4%的青年基本赞同“人应当及时享乐”的说法,比持相反态度的比例高出5.8%,而在持不赞同态度的人中,明确表示“反对”的只有15.3%③。在回答“什么是人生最大幸福”时,选择“为社会做贡献”的,仅有6%(城市青年)和10.9%(农村青年)④。现世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在青年们对物质享受,对金钱的不加掩饰以至疯狂的追求。调查结果表明,有54.9%的青年人赞同“干活就是为了挣钱”的命题。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理想理想,有利就想”,“一切向钱看”等口号在青年中广泛流行。这样,以往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人格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为注重个人的、现世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世主义、世俗主义价值观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