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可称为新时期以来考察青年发展的一部力作。我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本书结束了一个青年研究的旧时代——它结束了局部地、单项地、不全面地研究和陈旧的思路,勇敢地使青年研究与现时代崭新的现实对接,并提供了一个立足新高度的全方位视野。在这一研究成果面前,往日的思路和体系显得缺少了生机和灵光。 刘庆龙(清华大学社科系副教授):青年问题是20世纪出现的重要问题之一。20世纪的人类,经历了社会前所未有过的矛盾与冲突、分化与重组、对峙对抗争并存的发展过程。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青年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岁月。20世纪的青年,一度在焦灼中躁动着,在渴求中企盼着,在种种不无过激的尝试中探索着,……与此同时,社会对青年也表现出与过去的漫长时代截然不同的重重忧虑和种种担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届大会(1968年)提出的第一份关于青年问题的综合报告,所使用的关键字眼是“不满”、“对抗”、“受排斥”、“反文化”、“青年的文化”等等。这些咄咄逼人的字眼,尽管有其对青年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局限性,但毕竟“显示一个独特时代的特点,准确地预示了这个独特时代的文化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引自《八十年代世界青年的动向》)。 20世纪的社会变迁,向人们深刻地提出了人类如何认识青年,同时也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新的时代命题。青年与社会之间是否天然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与青年之间进行的“一场残酷而微妙的较量”是否不能为宽容与和谐所替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代沟”这一概念,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这一理论对青年问题具有重要认识价值,但显然不是完美的解释,尤其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青年发展又有其独特的方面。 张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传统对于青年,一贯是不太重视的。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只有富于经验的老人才更容易获得权威与尊重。由于对青年的忽视,对青年的研究更无从谈起;更由于长期以来遵从的一种呆板又低效的青年教育方式,又从某种程度上为今天的青年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一元的价值观念迅速为多元的价值观念所代替,传统的价值、道德、行为、生活方式莫不受着巨大的冲击;而青年的抛弃与选择,也更加纷繁与复杂,更加让人难以琢磨。对于今天的青年工作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不是青年的离经叛道,而是青年究竟在想些什么,又在做些什么;不是青年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背叛,而是青年究竟在认同什么,又在叛离什么。我们缺乏多方面多角度地描述和分析青年群体的资料。传统的青年研究更趋向于问题青年的研究,而缺乏真正从发展的角度来描述青年的著作。 刘庆龙:《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揭示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方面,提出了极有价值的理论见解。报告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社会发展与青年发展的辩证关系,说明了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双向或多向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张栋:报告使用了青年群体和青年发展的概念。对于群体的描述完全不同于个案的分析,它需要的是对主流文化的把握;青年发展则不仅仅包括青年群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包括了青年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整合程度。同时报告所采取的是动态的描述,它不仅对从建国初到“文革”,再到80年代等各个历史阶段青年在各方面的价值、心态、行为、问题等进行了回顾,而且对青年在未来的发展作了预测,于是它展现给读者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青年群体。 刘书林:本书的另一个贡献,或者说是它的精华,即提出了“偏离与吸纳”这一对核心概念。围绕着青年主体发展、青年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青年发展的客观条件、青年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程度,总报告的作者归纳出一条核心线索:青年发展进程中的偏离与吸纳关系。“偏离”是指青年行为、观念中的“失序”现象,如偏离社会主流文化,偏离社会主流政治理念,偏离社会法制轨道等现象;“吸纳”是指社会吸收、接受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功能,包括价值整合、制度整合、群体整合等。 提出“偏离与吸纳”这一概念,以宏观的观察看待青年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并注意分析这种偏离现象的正面和负面功能,体现了客观而又宽容。对青年的偏离现象持宽容态度是对的,因为青年是社会产物,是社会政策、社会文化、社会成年人综合影响的产物。青年问题常常是反映成年人的责任状况。对于青年的宽容,不等于放弃教育和引导,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用扩大吸纳能力,加强吸纳力度这一概念来启发社会方方面面的责任,是一个合适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