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前的特殊政治时期;80年代由政治运动向经济建设的过渡准备时期;90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不同时期的社会观念,规定了中国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参与动力、内容和行为性质与方向,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走向。 从政治参与到经济参与 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时代”,中国社会的主导理念是政治决定一切,经济利益成为次要的。在政治理念支配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换言之,每次现代化努力的启动,都需要重新唤起全民激情的投入,就如同汽车起步时特别耗油一样,需消耗极大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 因此,当时青年被唤起的参与热情,就明显带有政治参与的色彩:过分看重政治利益,过分地强调政治参与的作用,把政治参与作为青年文化表达的唯一形式。试图用政治参与来改造社会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是当时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典型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导理念的转移,在改革、开放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驱动下,青年主体意识开始“苏醒”,商品经济发展重构了社会利益格局,同时也引起人们对自身利益的重视,青年参与行为也出现了多元分化的趋势,即由单一的、被动的“政治参与”转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群体、个体并存的多元化参与趋势。 但相对于以建立市场经济模式为主导思想的90年代来说,80年代更象是一个激剧分化和重新组合的准备阶段,青年参与意识的变动仍带有模仿与过渡的特征。最明显的是,80年代青年往往用政治参与的形式来追求其经济利益。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预示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的全面到来。市场经济为中国青年全面、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追求正当的个人发展机会,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条件。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参与业已成为青年参与社会的主要形式;更多的青年由经济的配角转为经济的主角;追求社会发展与个人成功和致富,成了90年代中国青年参与的主要目标。 由社会动员式参与到个人选择式参与 为了抵御国内外势力的干涉,50年代初我国曾建立了较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凝聚力和威信的中央政府,形成了强大的动员和运用社会各种资源的组织力量。 社会结构决定了当时青年的参与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青年参与是一种体制内、有组织的动员式参与;青年参与的利益需求与当时整个社会发展需求高度整合。具体说,当时青年参与是一种为社会整体利益而作出的奉献。青年参与明显具有一元化、群体性的特点,基本上不是独立或个体的行为。 改革开放激发了青年对整个社会发展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他们希望在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他们尽力地表现出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而日益宽松的社会环境,也使青年逐渐改变了用政治思维来观察社会的思维方式,开始用自己的头脑考虑问题,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80年代青年人的社会参与仍处于“边缘人”的地位。 90年代是青年经济参与意识大发展的年代,市场经济为青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了环境优势。 90年代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青年社会参与出现了一些新动向。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青年群体出现了新的角色群与组织,“族”的概念逐渐替代了“代”的概念(过去常用“迷惘的一代”、“反思的一代”、“抱大的一代”等政治称谓来描绘青年,现在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来划分青年:“打工族”、“名牌族”、“追星族”等等)。它不仅仅是一种称谓的改变,恰恰显现了90年代青年参与的若干新特征:“体制外”参与方式成为青年社会参与的一种渠道。许多青年通过职业选择或社会流动等方式来参与社会经济事务;出现了一些没有“单位”的青年群体:如青年个体户、出国归来的留学生、不要国家统一分配的青年大学生、在“三资企业”跳来跳去的青年职工……上述青年的社会参与行为,明显具有独立、自主、个体选择的色彩。这表明青年人相信依靠自己能力的时代已经到来。青年参与行为更多地与他们的实际利益相联系:“被动式”的参与已变成为一种“主动式”的参与;一元的参与变成了多元的参与;凝固的参与变成流动的参与。 从激情、理想的参与转变为务实、冷静的参与 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五四”光荣传统曾对中国青年政治参与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理想主义和民族主义始终是当时青年群体参与社会运动的精神主流。这便形成了共和国“第二代”、“第三代”青年特殊的价值取向:注重政治忠诚与献身精神;崇敬领袖与理想社会;突出群体的英雄主义与战士的风格。激情、热忱、革命、忠诚是当时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心理动力。 80年代中国青年参与心理则发生了某种变化。由于“第四代”青年是在一个过渡的时代长大的,这个时代在他们尚未成熟时就已留下了困惑、冲突与新的挑战。改革又使“第四代”人面临着动荡的人生,所以,他们很难能象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经过“上山下乡”的生活磨练,最终成为社会的中坚与骨干。他们很难挤入仕途,一切都得从社会底层做起,所以他们不再冲动,不再狂热,而日益走向现实主义。经过80年代整整10年的风风雨雨,“第四代”青年变得更加“世俗化”。具体表现为,他们的参与价值已由理想转向现实利益;由对权威的迷信转向自我关注;由浪漫主义转向理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这一代青年更注重感性文化和现实取向,崇尚物质与个人成功,强调自我尽责与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