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的共同关注。一些西方人在四处求索之后,意味深长地提出:“到东方寻求答案。”而东方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则将目光投向“过去”,呼唤着:汲取传统美德,滋养新生一代。带着同样一个问题、一个心愿,港澳地区和内地的几百名教师,于去年岁末会聚厦门,以“华夏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思想教育”为题,展开热烈讨论。 (一) 近些年来,中外不少专家学者对青少年教育,越发表现出共同的关心和认识。他们认为,高度的物质文明,必然引发人的精神面貌的急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高度文明精神,但两者并非总是和谐一致的。当前青少年伦理道德的某些状况,便是令人忧虑的。几年前召开的一次教育国际研讨会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未来的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并为此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宣言。有人甚至干脆宣称:“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那么他将不得不在时间上退回2500年去领受孔夫子的智慧。”这种看法,自然带有某些过于宣扬孔子的思想偏颇,但也道出了用东方优秀伦理道德教育青少年的重要性。来自香港的教师谈到,香港崇尚个人主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被视为落伍,对西方的外来道德又一知半解,于是呼吁“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观实有重建的必要”。澳门的教师,根据澳门社会特点、教育状况及民俗风情等,选择了中国传统美德作为德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厦门教育学院高级教师黄启专认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传统美德经过改造、赋予时代内容,弘扬其现代价值,能够成为维护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推动现代化发展的一支精神支柱,更可以用来教育培养我们华夏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二) 可以这么说,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优良道德传统是东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认为“主要有五方面内容:一是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是倡导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四是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是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体现此内容的许多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世代相传。同时,有大量反映我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立身处世的名句格言,也人所共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言必信,行必果”等等,已成为指导人们言行的座右铭,成为具有巨大凝聚力和深厚内涵的民族文化瑰宝。 (三) 许多教师在研讨中谈到,由于华夏伦理道德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同时,还要跟随社会不断发展,赋予华夏伦理道德以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发扬光大,发挥更大作用。对此,澳门教师们体会颇深。澳门濠江中学副校长岑铭本说:“历史已从正反两方面给了我们的教训,不能一切都肯定或否定,应冷静地分析、评价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伦理。我们应批判地去继承。对其不适合今天生活需要的保守、消极东西,如孔子因强调修养而缺乏竞争观念;因崇尚先王而厚古薄今;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缺乏开创精神;因重义轻利而缺乏商品意识,到宋明理学更发展为‘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又因他的‘孝悌’中的等级观念,导致绝对服从而束缚了人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等,都应以分析的态度加以批判。” 教师们结合现实社会现象,强调批判继承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传统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继承的是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即传统美德;非美德的部分则要剔除。有些地方把“桃园三结义”和“二十四孝”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教材,笼统加以提倡,这是不合适的。就说“孝”,它里边既包含着善事父母、尊老敬长的美德部分,又有“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封建糟粕。在“二十四孝”里,既有如子路“为亲负米”的好故事,也有郭巨“为母埋儿”的残忍事情。“义”,也是一个复杂的伦理概念。它既是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联合起来反抗压迫者的一种感情纽带,又有是非不分、盲目驱动感情的消极因素。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就要认真分析、剥离出其美德部分,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