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 ——基于跨十年的调查比较分析 侯秋霞 根据2002年和2012年对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调查,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首先,历经跨10年的社会发展变化,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已由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向双性化类型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女性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导致的。其次,不同年级之间、来自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类型从大一到大三有随年级增长的趋势,到大四又有所下降;未分化类型从大一到大三有随年级下降的趋势,但在大四却急剧增多;男性化与女性化类型年级之间分布有起伏变化。生长在农村的女大学生更趋于女性化,而生长于城市的女大学生则具有更多的双性化倾向。应该通过重视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引导其正确看待性别角色倾向,帮助其塑造自身性别角色形象等方式促进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与人格完善。 摘自《当代青年研究》(沪),2013.6.27~31 李大钊的青年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 冯莎 颜俊儒 李大钊对青年教育问题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在用什么教育青年和怎样教育青年上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对当前我国青年及青年教育工作非常富有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针对青年教育的内容,李大钊从当时国家和革命建设、青年本身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对青年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教育:第一,主张对青年进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引导青年走在时代的前列;第二,主张对青年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等多层面的教育;第三,主张对青年进行时代精神和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青年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李大钊认为:首先,主张和践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举,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其次,通过创建各种组织吸纳青年,让青年参加革命团体,成为革命事业的骨干;再次,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对青年思想理论的指导;最后,身体力行,用榜样的示范影响青年。 摘自《理论观察》(齐齐哈尔),2013.12.122~123 融入取向与社会定位的紧张 ——对北京市流动少年社会融合的研究 石长慧 流动少年渴望摆脱农村人的社会身份,向上流动到城市人群体中,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但是国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城市居民却通过制度定位、教育定位和社会互动定位三种社会定位方式,将其固定在社会底层的结构位置上,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流动少年的融入取向与城市政府和居民社会定位的融合策略形成了紧张的关系,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里使用的“社会定位”,是指诸种社会力量对个体社会位置和社会身份的固定。它不仅有确定个体在社会中所处位置和所具有的身份的涵义,而且带有强制固定这些社会位置和社会身份的意涵。在社会融合方面,既有的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表明,移民对主流社会的融入主要受到流入地政策制度和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而社会定位机制的存在,使得流动少年在这三个方面均处于不利位置,限制了他们对于城市社会的融入。 摘自《社会学评论》(京),2013.5.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