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定量研究的过程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士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儿童、社会工作(北京 100089);王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研究表明,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观规范的感受方面,主群体规范的影响很大,且和参与行为成正方向关系,越是具有正面态度的青年越倾向于参与网络政治,总体上青年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态度居多;同时,人口及社会特征方面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也较为突出,其中单位性质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性别、婚姻状况;网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03 期

字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1983年就指出:“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和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政治的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1]受传统观念及社会地位的影响,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讲,青年缺少政治话语权,从来都是政治参与弱势的一方。然而青年是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也是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最为凸显的群体。近几年网络平台的迅速成熟为青年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契机,不仅推动青年构成网络参与的技术性群落,也为青年政治参与提供了非制度性的乃至制度性的可能。

      如今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人数激增、影响逐渐扩大,在推进国家政治发展上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的“群体化”现象,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的狭隘视野与姿态的“无限放大化”,无形中会激化矛盾,给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如何引导青年正确、理性参与,需要我们细致深入地探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背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调查,探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以期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更准确地分析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成因。

       一、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及研究总体

      我们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青年界定为18—40岁的人群。综合中外学者诺曼·H.尼和西德尼·伏巴、王浦劬、吴春洲等人的观点,本研究将网络政治参与界定为,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例如政治网站、电子邮箱、即时通讯工具、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获取政治信息,发表网上评论、讨论,表达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或通过网上选举、网上民意调查等政治行动以期影响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等公共政治生活的参与行为,其中政治内涵包括国家主权利益(领土、外交关系等)、执政行为与政府行为(会议、政策、人事调动等)、国际局势与国际关系、民生问题等。依上,我们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方式概括为三个方面:通过网络浏览政治信息,利用网络交流政治观点,通过网络采取网上政治行动①。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框架与假设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行为产生都会受到意图的影响,因此我们重点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意图与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控制意图的影响因素,达到了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动因的目的。我们选择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视角。该理论主要由行为、行为的意图、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5个要素组成。在行为理论视野中,“行为”指个体实际采取的行动;“行为意图”指个体在选择行为时,是否实施这个行为的意愿程度;“态度”即人对采取行动所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②,其测量维度是认知、情感③;“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决定是否实施特定行为时所感到的社会压力或依从动机④,由于主观规范来自于他人及社会影响,一些学者直接使用主群体与次群体维度测量主观规范⑤,主群体指与个人有直接互动、联系紧密的周围群体,比如父母、亲密朋友等。次群体指更大的群体或组织,个体属于其中一员,例如社会、国家;“行为控制认知”是“个人对自己执行能力的感知”[2].即自己觉得可以控制一个特定的行为,也就是个体感觉到自己具有能力去实施一个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及模型建构:第一,态度、主观规范及行为控制认知三个变量可以有效地解释和预测行为意向的发生;第二,人口、社会特征及社会文化因素是外围因素,通过对信念的影响,间接影响行为意向与行为;第三,理论上可以从概念角度界定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及行为控制认知的不同,但在现实中,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关联系。

      本研究采用了计划行为理论中关于行为控制认知的理论,我们选择了部分变量,从群体对青年主观规范的影响来分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3.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准备

      本文设置了三个模型以探索各个层面上青年网络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要求,将因变量化为二分类别变量。

      首先是对态度的测量。一是认知,即青年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看法,主要为工具性态度(有价值—没价值,有用—没有用)。问卷中偏重于对政治参与态度的设计有:您是出于提升思想境界选择网络政治参与吗?您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吗?偏重对网络的工具性态度有:您是出于通过网络可以避免现实参与带来的麻烦而选择网络政治参与吗?您认为网络的发展对青年参与政治有什么影响?二是情感,即青年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感受,题目为:您对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满意吗?您认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前景如何?

      其次是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一是主群体,即在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题下,在虚拟网络中有频繁互动的群体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亲密群体,主要反映的是青年的依从动机。(1)网络意见领袖:您对网络意见领袖发表的观点,选项为“很关注”、“比较关注”、“不太关注”、“完全不关注”、“无所谓”;(2)现实生活中的亲密群体:您是由于周围人都在谈论某些政治信息而选择网络政治参与吗?您想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接纳而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吗?第二是次群体,即社会对青年的压力,题目为:您受到主流言论影响而去选择网络政治参与吗?您在发表某一评论时会有以下哪些顾虑?经过“王帅案”,您还会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吗?

      4.抽样方法及方案

      本研究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即针对调研对象的某些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若干层,然后在各层(类)中抽样,尽可能保证样本中各层(类)所占比例与他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一样⑥。我们认为,首先,较为全面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社会属性有:(1)地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时惯用的划分方式,全国东、中、西部省份各抽取2个,抽样共涉及6个省份;再从6个省份中各抽取2—4个市、县,共涉及12—24个市、县;在各市、县内再根据配额分配比例寻找合适的样本。(2)职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及CNNIC第30次互联网报告调查中网民的职业分类,本抽样中职业类别定为9项:学生、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他未就业人员。其次,确定样本总体中每个控制项所占的比重。本次研究选用了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资料。(1)确定控制项——地区的比重。(2)确定控制项——职业的比重。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到青年在各个职业领域,分别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其有关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在校学生、其他未就业人员的总人数及青年所占的比重。(3)确定样本规模。我们采用配额计算模型及样本容量计算的方式⑦,确定样本容量为3 000,并根据职业与地区作为控制特征进行配额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