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无论是“80后”、“90后”的自我指称,或是“道德滑坡”、“个性自我”的学界认知,无不包含着对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关系解读。然而,以西方自我认同理论为研究基点,国内学界对青年自我认同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理论分析,但把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联系起来研究青年的并不多见。本文将青年群体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场景与社会关系中去,努力把握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之间相符与相悖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为青年发展研究作微量补充。 一、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关系考量 1.青年的自我认同以其社会定义为参照指标 社会对青年的期待与要求是青年个体行为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用来衡量青年社会意义与社会作用的标杆,并对青年的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当青年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既定的规范与标准,便会得到社会的赞许与认可,从而在价值实现中满足自我,认同自我。反之,就会受到社会的针砭,使青年的自我认同发生混乱。青年的社会定义不仅是青年社会属性的具体内涵,更是青年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因为青年的自我价值要根据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判定。青年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自己特有的社会关系,履行角色要求,才能创造出应有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 2.青年社会定义的实现依赖于自我认同的支持 社会对青年的定义是基于青年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展开的,忽视青年的现实特点,无视社会的现实状况,过高或过低地认知青年,都会产生不恰当的社会期待和要求,这既不利于青年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为违背规律的定义会导致三种结果:一是拔苗助长,欲速不达;二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三是逃避社会,对抗社会。所以要实现社会对青年的定义就不能超越现实,脱离青年自我认同的支撑。因为青年的自我认同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产物,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架构,离不开主体性的自我奋斗,需要社会的价值承担,而所谓的价值正是青年社会定义的内涵要求。 3.青年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共同目标是追求同一性 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是不同的主体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定义,在定义结果上由于认知主体的差异性可能出现偏差,但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追求却是同一性。一般来说,当自我认定与社会定义结果相同时,青年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视野中体现的自我是一致的,一致性的角色认识与评价,使青年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这也是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实现。但在个人对境况的自发定义和社会向他提供的社会定义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1]这种冲突体现着人与社会互动中的矛盾存在,更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有解决了矛盾,达成一致性,青年的个体价值和社会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青年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4.青年社会角色的确定是两种定义互动作用的结果 “只有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才会被社会接受。在社会存在中,我只有在他人的映射中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从而决定我的行为。”[2]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是青年时期所必须经历的,这个阶段既是青年探索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认知青年的过程。青年在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将伴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和重新确立,这种改变也必然要被周围其他社会力量所认知,并加以评价和界定。因为我们不能超越社会关系而单独为自己设置一个角色,即使能够,如果离开了社会的认可,这种角色与身份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青年社会角色的确定是青年自我认定与社会定义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互动是两者相互作用的桥梁。互动将人放置在一定社会关系的背景之下,并通过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达到正确的角色定位。 二、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 1.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内涵 (1)参与认知的主体不同 在青年群体内部,自我认同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表述青年对自我的反思与接纳,认知主体有两种:一是青年个体自身,二是青年身边的同辈群体。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其身边的同辈群体。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一方面是自我认识与经验性的总结,另一个来源就是同辈群体眼中的“自己”,也就是米德所说的“镜中我”的重要内容。虽然周围同辈群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并不一定是全面客观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个体自我认知与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青年群体外部,其他定义主体的构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青年群体外的其他邻居群体;二是反映一定社会期待与要求的国家。实际上,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归属于社会力量,但在本文中我们把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国家力量)两种主体分开。从社会群体的构成来看,与青年群体相互作用的其他群体都可以被看做是青年群体的邻居群体,是参与界定青年的重要社会成员,和自我一样也具有主观性,只是含有较多的社会经验,如,对社会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老年群体、社会精英群体等依据自身经历对青年人的寄托与希望。 (2)参与认知的角度不同 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各自的认知角度不同,前者主要是从内部建构自我的过程,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从外部规范自我发展。从学科来讲,自我认同偏重于心理学的认知,涉及的是青年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感受,而外部对青年的定义更多地强调青年的角色建构及其社会化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学范畴,强调的是社会学习。当然,青年在以心理视角认知和接纳自己的同时也会引入社会视角,出现认知角度的重合,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无论是“我眼中的自己”,还是属于外部的“他人眼中的我”,都不能够用绝对化的正误来定性,因为主体的认知角度不同,“主我”与“宾我”认知就会出现偏差。这就是为什么青年人并不认为自己很“自我”,但社会却将青年贴上“自我”与“中心主义”标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