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院时代科学院模式与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菲,史玉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哲学部,安徽 合肥 230026 刘菲(1985-),女,河南新乡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 史玉民(1957-),男,山西沁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与社会(安徽 合肥 230026)。

原文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内容提要: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组织步入了“后学院时代”。以科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后学院时代科学院的模式与特征。首先,跨区域性的科学组织——科学院联盟模式大量出现;其次,科学院的角色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再次,科学院在坚守科学自主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各因素的型塑。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6 期

字号:

       0 引言

       于16世纪盛行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被认为是近代科学的发端。经过近百年发展,科学已成为一种遵循默顿规范发展的社会建制,这种建制被称为学院科学。20世纪60年代,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知识的指数增长”预言,预示科学将由个人独立研究的小科学时代进入到共同协作研究的大科学时代。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社会学家齐曼提出了后学院科学概念。

       科学是一种典型的复杂自组织社会系统,它机会主义般地适应着变化的环境[1]。因此,科学在适应后学院时代这一社会语境的同时,其运行主体——科学组织也出现了一些新图景。本文以科学院为例,详细阐述后学院时代科学院的模式与特征。

       1 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

       古希腊时期,泰勒斯(Thales)、欧几里得(Euclid)等古希腊学者都致力于客体本身的研究,这种将科学神圣化的研究模式或知识生产模式为后来的科学建立了一个长期传统——学院科学传统[2]。学院科学萌芽于17世纪,其现代形式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和德国[3],此后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日益整合到社会之中。一般认为,学院科学的组织形式是大学、国家科学院等学院类机构。

       作为学院科学研究的代表,默顿[4]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有条理、客观合理的知识体系,它还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社会活动”,他将科学视为是完全客观的。科学家的社会组织——科学共同体在默顿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科学活动,社会因素如利益、价值等均不会决定性影响科学知识的生产和评价过程。学院科学的早期特点主要表现为业余研究,大多数科学研究从业者只是把科学当作一种个人兴趣,而不是营生途径。而且,学院科学研究属于小科学研究,大多数研究由科学家个人独自进行,他们以追求真理为导向,集中在单个学科内进行研究,经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5]。学院科学家主要通过自筹资金或宫廷、贵族资助来获得经费,这种低成本的科学环境也使得众多科学家可以各自为战,独立作出科学发现。

       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与社会互动日益密切,科学逐渐从“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转型,齐曼[1]将这一变化称为“一场平淡的革命”。“在不足一代人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在科学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遍及世界的变革”,“学院科学正让位于后学院科学”。作为后学院科学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齐曼提出了一种反映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后学院科学研究方式,并指出:“学院研究正在被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所补充甚至取代。”这种转变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科学的研究特点。科学从主要是一种个人求知现象向主要是一种社会生产性制度转变。学院科学是“象牙塔”式的科学,是“有闲阶级”的业余消遣或爱好,它“以追求真理性知识为基本目标,认为科学目的就是获得对自然界的完美理解和认识,而不是实际用途”[6]。正如克伦比[7]所说,“它主要对知识就认识方面感兴趣,而实际应用则处于次要地位”。在后学院时代,科学已成为一种社会资本,开始“与实践之网紧密纠缠在一起”,并按市场原则进行组织。科学已不仅成为一种生产力,还与社会、经济和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将各种社会因素结合起来的中坚力量[8]。如果说学院科学主要是科学发现,那么,后学院科学不仅关注科学发现,而且更强调科学的“效用性”,强调科学服务于社会的作用。

       (2)科学的组织模式。科学的社会组织模式已从非正式的“无形学院”转变为正式且带有官方性质的有形学院。无形学院虽然在科学进步中起过巨大作用,但随着科学“应用语境”(Applied Context)的变化,体积庞大的研究设备、规模化的研究人员、巨额的研究经费等特点,使得科学组织从个体模式朝着集体行动模式发展[9],“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无法依赖个体独立工作来解决突出问题的阶段”[1]。

       (3)科学的经费来源。学院科学的小科学研究模式所需经费不多,个人资产或贵族提供的资金基本能保证科学家自由从事研究。如伽利略的望远镜和列文虎克的显微镜都是他们自己亲手磨制的,而且这已是当时很复杂的仪器了[10]。但在后学院时代,科学研究问题日益复杂,所需仪器和设备日益昂贵,政府和企业的资助是后学院大科学研究模式的主要经费来源。从全球范围看,基础科学研究主要是由政府支持,企业是应用科学研究的最主要支持者。

       (4)科学的奖励机制。默顿[11]认为,“在科学界,象征名望的方法有授予著名科学家奖章、用科学家名字命名他们的发现,除此之外的奖励还有,成为很高威望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组织成员”,“这种奖励基本上是荣誉性的”。正如加斯顿[12]所说:“金钱在科学的报酬制度中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科学共同体因科学家对于科学知识所做出的荣誉而给予的承认和荣誉。”可以看出,学院科学奖励机制的特点是重视精神性或荣誉性奖励,后学院科学奖励机制的特点是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但“往往更注重物质奖励”,即给予那些得到科学共同体认可的科学家以更多的物质回报。

       后学院科学产生于学院科学,与后者交迭,保持了后者的许多特征,执行了许多同样的功能,并位于极其相似的社会空间,如大学、研究机构和其它典型的知识生产机构[1]。但伴随着小科学向大科学演变,学院科学已向后学院科学发生了较大规模转变,科学已不再是一个可以游离于社会政治经济系统之外的独立社会建制,正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