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阶段与创新模式

作 者:
吕薇 

作者简介:
吕薇(1956-),女,上海青浦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北京 100010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征,分类研究了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研究表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以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成功的创新不是为了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适应市场需求;创新能力是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许多企业的创新道路是先占领市场、做大产业,再积累资金和技术能力进行创新;不仅高技术产业需要创新,我国传统制造业更具有创新优势;市场是重要的创新要素,有效的创新是获得市场成功的创新。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同时,我国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从生产能力追赶到技术追赶的过程,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制造、引进技术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结合。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技术进步加快,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各类产业的技术发展阶段不同,大部分行业处于技术追赶阶段,部分产业技术领域从模仿追赶者变为同行者,少数领域进入世界前列。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呈二元结构,部分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跟踪阶段,创新活动不够普遍。随着部分行业从中低端制造转向中高端制造,国际竞争加剧,引进技术的难度增加,产业技术升级将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总体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和科技投入总量居世界前列,创新能力居中上水平,但仍是技术和知识产权净进口国,核心关键技术的对外依赖度较高。目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阶段,随着要素成本的普遍上升,经济增长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效率提升,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一、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科技经费筹集额和研究开发(R&D)支出的增长速度均超过GDP的增长。多年科技投入积累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产业技术发展和创新进入转型阶段,呈现以下特点:

      (一)科技支出总量进入世界前列,研发强度与创新型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的R&D支出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强度)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超过部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但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2-2012年,全国R&D支出增长5.7倍,总量已超过万亿元人民币;R&D强度由1.07%上升到1.97%。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前列,2002-2011年,全时R&D人员当量数从103.51万人年增加到288.3万人年,增长1.8倍①。

      (二)制造能力居世界前列,创新能力为中上水平

      在国际上,我国的制造能力排名高于产业竞争力排名,产业竞争力排名高于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全球工业竞争力指数排序,2009年,我国的工业竞争力指数位居世界第5位;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家竞争力排名,近几年我国位居第26-29位;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在141个国家中,我国位居第34位。

      (三)创新要素逐步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能力呈二元结构

      一方面,企业已经成为创新投入的主力军。2002-2012年,企业执行的R&D支出占全社会的比例从61%增加到74%,高于美、英、法等国,略低于韩国和日本。2011年,企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社会的比重为75%,企业获得的授权职务发明专利占国内的61.4%,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的52.8%。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开始分化。少数创新型企业与多数跟随企业并存。一些行业排头兵企业的技术装备基本可以达到世界水平,具有创新能力,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并在部分领域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如,华为、中兴、联想等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正在形成。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制造,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难以较快积累足够资金和技术能力。从平均水平看,企业的创新活动还不普遍。201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不到30%,平均R&D强度为0.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12%,平均R&D强度只有0.71%。

      (四)市场力量驱动企业多种形式创新,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为主

      经过多年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我国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积累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增强。近些年,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产业技术进步从依靠跟踪模仿和引进生产能力逐步转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全国R&D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从2003年的460.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420.6亿元。根据《中国科学技术统计年鉴》的数据,2004-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之比从2.78倍提高到13.3倍,消化吸收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之比从15.4%增至45%,购买国内技术经费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之比从20%增至49.1%。

      (五)不仅高技术产业需要创新,我国传统产业具有创新优势

      目前,尽管企业的R&D支出相对集中在中高技术行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统的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优势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如,与12个OECD国家1991-1999年的R&D强度相比,2004-2009年,我国低技术制造业的R&D强度与OECD国家差距最小(有些年份还高于这些国家),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的R&D强度远低于12个OECD国家1994-1999年的水平(见下图)。与欧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平均R&D强度明显高于高技术制造业。我国制造业的R&D强度大约是美国和日本的1/3、德国的43.5%、韩国的52%,而高技术制造业的R&D强度仅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6%、德国的24.6%和韩国的29%(见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