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功能研究

作者简介:
张思光,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90;缪航,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190;曾家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90

原文出处:
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社团作为科技评价的主体之一,其科技评价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本文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视角,分析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传统科技评价的影响和对科技社团科技评价功能的新需求,结合我国科技社团开展科技评价活动的现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模式下我国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4 年 04 期

字号:

      科技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科技评价对于提升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政府科技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和转变,科技评价的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以科技社团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不再作为科技评价单一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随之有了新的内涵,评价方法不断创新,科技评价也被赋予更多的功能。

      目前,对于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评价的研究,现有研究多是将其视作科技管理部门用于提升效率的管理工具[1],在评价主体上,也主要针对提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资助机构[2]和科研机构的效率[3],对于科学共同体,尤其是对在科技评价实践中开展大量评价活动的科技社团的科技评价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此外,在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多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现实问题[4],缺乏从理论的角度对于新形势下科技社团科技评价功能和定位的深入思考。

      在科技评价方法方面,目前主流的科技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同行评议、专家调查等;第二类为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单指标评价与多属性评价两大类。单指标评价包括科学计量、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多属性评价指用运筹学、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方法进行评价[5]。综合现有的科技评价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理论方法研究同实际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目前,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研究同实际应用之间衔接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探索理论方法同实际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6];二是科技评价的主观性和群评价问题。在科技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将客观评价同主观评价有机地结合将非常重要。此外,科技评价活动往往是在单一评价专家群体中进行的,如何综合群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理论研究方面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社团科技评价的理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我国科技社团的评价活动进行了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采用定性评价(专家调查法)和定量评价(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不同群体专家的主观意见和我国不同类型科技社团的实际情况,探讨在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科技社团开展科技评价的功能定位,并提出相关建议。

      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的科技评价

      历史地讲,在科学研究主要以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家之间的松散联合为主的阶段,科学评价已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重要活动,为科学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保障。这一阶段的科技评价活动,从目标指向来看,主要是为了提高科研质量,为学术界的奖励提供基本依据;从评价内容来看,其主要指向的是特定研究活动之后的成果评判;从评价主体来看,这时的评价活动还主要局限于专业或学科内部。

      1、知识生产新模式对传统科技评价的影响

      随着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科学日益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建制,科学研究调动的社会资源和起到的社会作用逐步加大。Ziman已经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的“悄然的革命”[7],Funtowicz将之称为向“后常规科学”的转变[8]。或者按照Gibbons等学者的看法,整个知识的生产系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由科学家在各自学科领域内以自由地追求知识、探求真理为目标的研究模式(模式1),正逐步向知识生产的“模式2”转变。在“模式2”中,研究问题的选择和解决围绕着特定的应用背景展开,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不仅要生产知识,更要解决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的科学问题[9]。在此背景下,科技评价也已超越了原有学术评价的范畴,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与传统方式相比,科技评价呈现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目标指向从维护科学的内在价值向提升科研活动社会价值的向度延伸;评价内容从科研活动后的成果评判向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向度延伸;评价主体从科学共同体向非科学共同体的向度延伸。

      “模式2”背景下,科技评价目标的多向性、标准的多重性和主体的多元性,意味着一个评价网络的形成,科技评价的功能上也超越传统学术评价的功能,拓展应用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表现在具体的评价领域和组织形式上,当前的科技评价主要涉及三种主要类型:(1)学术评价:这是承袭科技评价的传统功能,以科学内在价值为目标的科学共同体内部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的分配(研究领域或科学家)、个人的科学生涯(职业资格和应享有的声誉)、项目/课题(价值和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和在哪发表)、承认和奖励(激励和质量控制);(2)科技政策中的评价:这类科技评价已经被作为科研组织管理与科技决策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内容上,其不仅包括发展科技事业的政策,还涉及利用科学发展的成果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政策;(3)科学的社会价值评价:将科研活动及其成果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或促进作用,以及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化及其后果纳入评价的范畴,是这类科技评价最为明显的特征。其评价内容涉及技术安全及风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带来的社会进步信念与创造力,以及对各种文化冲突的控制等[10]。

      总体上看,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下,科技评价在不断地扩展其“疆土”过程中,也使得科技评价变得更加复杂。无论我们把科技评价作为一种方法、一种组织形式、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来看,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对传统科技评价的挑战都是多方面的。科学评价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活动,而且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内被体系化和制度化。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与日俱增,甚至可以说,科技评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