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正处在历史性转型的过程中。从现代史的角度看,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波大的转型,这就是1949年开启的社会制度转型和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转型”。现在,第二波转型尚不能说已经完成,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预测,一场新的、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转型正在酝酿并将来临。[1] 在21世纪的“上半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中共“十八大”已经明确: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一个“现代化国家”,其内涵,自然包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创新国家”。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严峻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到2050年,中国欲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21世纪国内面临的两大挑战——以劳动力为代表的要素供给格局的改变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挑战,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而从全球视野看,在全球新技术革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化和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世界三大潮流面前,必须推进全面创新。为此,笔者提出了“创新立国战略”。 创新立国战略是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在内的创新体系。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涉及“技术自主创新”,更涉及“制度创新”问题,包括创新型人才体制、创新型教育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相关配套的经济体制等。基于此,本文就创新立国战略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故称“导论”。 一、创新立国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 为什么要提出创新立国战略,从国内角度分析,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中国2050年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 中共“十八大”后,国家决策层提出了寻求“最大政治公约数”的命题。 那么,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公约数”是什么?或者说能够凝聚当今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各个社会阶层的最大共识是什么?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21世纪的前半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按照中共“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设想,分为两个相互衔接的目标:其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二,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一个“现代化国家”,从本文研究的创新角度分析,其内涵也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创新国家”。 那么,如何在2050年以前,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创新国家”呢?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严峻地摆在13亿国人面前。为了探究这条振兴之路,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实行的经济发展路子和方式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评估。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且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国家,加上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受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束缚和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经济体制极其僵化,经济发展十分粗放。1978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伟大觉醒”、决定改革开放之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展开的。[2] 鉴于面临的现实基础和资源禀赋,加之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因此,在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中,中国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以“出口加工”为特点的道路: 1.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着力发挥中国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具体表现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虽然当时也提出提高科技含量,但从整体上说,发挥劳动力优势是第一位的; 2.从“汪洋大海”般的农村出发,寻求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结合之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乡镇工业是作为城市工业的“友军”而“突起”的; 3.从长期计划经济统治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经济体制的“转轨”结合起来,“两转”并进,这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 在这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汪洋大海”般的乡镇工业,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双线艰难而渐进式的推进——经济发展的这三个特殊元素,决定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期必然要走“加工大国”(或称“世界工厂”)的道路。 30年过去了,这条“加工大国”(或称“世界工厂”)的道路究竟怎样?笔者用12个字来概括:确有成绩;代价很大;难以为继。 第一,确有成绩。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包括“加工制造”等多方面贡献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举世瞩目的(见图1)。
图1 1978-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图(GDP)(%) 以上是大陆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如把大陆增长与台湾地区增长作一比较,大陆经济增长的强劲性更加明显。 图2所显示的都是两岸官方的数据,其GDP都折算成美元,同时汇率也都是当年官方的汇率(故两表中有汇率变动的因素)。1978年,大陆的GDP总量只有1473亿美元,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达到6万亿美元。台湾地区的发展也不错,GDP总量从1978年275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4304多亿美元,并且早就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相比之下,大陆发展速度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