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道德价值观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本刊专门组织了文章连续刊发6期,围绕以下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基本估计,目前中国应该确立什么样的道德体系与价值导向,怎样才能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其它报刊也有讨论。介绍、梳理、综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深化这场讨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道德现状的基本估价:滑坡,爬坡,还是其它? 评估当今中国道德现状,直接关涉着对现有道德观念的取舍,更是建构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基础,围绕着这一重大问题,目前讨论大体有三种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研究、重视不够,导引、约束不得力,致使拜金主义风行,极端个人主义泛滥,道德衰落、滑坡。其表现主要是:“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观念日益吞噬着社会的肌体和灵魂,甚至成为不少人的处事原则和行为标准;公民的责任意识淡薄,为官的不考虑“民”,经商的不顾及“义”,从教的不讲究“育”,从艺的不追求“雅”,执法不遵“法”;见危不救、见困不济、见险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乎,“良心有什么用,道德值几个钱?”成了世下一些人开脱自己非道德行为的口头禅。以上种种,足以说明时下中国的道德现状同50年代相比不是上升了,而是下滑了。我们将这种观点称为“滑坡论”。同持滑坡观点的人,对滑坡原因的解释也各不相同。(1)代价说:认为发展经济必然要牺牲道德,道德的衰落恰恰是发展经济必然付出的代价;(2)动力说:认为恶劣的情欲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堕落的道德行为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3)综合使用说:认为道德滑坡是权力市场行为基础上形成的不良道德观念与适合商品市场行为道德观念所产生的负效应这两股逆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滑坡论”观点相反的是“爬坡论”。“爬坡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不仅启动了经济的发展,也给道德更新注入了活力,尽管现存道德现象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只是事物的表层,是新旧道德交替中必然出现的曲折现象,如果从主流上、深层上看问题,当今中国道德不是滑坡,而是爬坡。其表现是: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同层次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强化,道德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一系列道德规范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如义利两分的传统观念正向义利结合的观念转化;大多数人的道德心理、道德素质正在走向成熟,人们正在从“虚”向实,从“假”向真,从“懒”到“勤”,从以穷为荣到勤劳致富,从道德封闭走向开放,从顺从心理到独立进取意识,从全社会单一政治化的道德标准到多样化的道德选择。如上这些,构成了道德水准上升的主流。 与前两种观点相区别,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现实的道德状况既有爬坡,又有滑坡,整个社会道德格局处于一种价值观念多元化、主体人格多重化、道德规范无序化状态。在总的道德格局中,虽然有的层面、人群共同体的道德发展形势主要表现为爬坡,有的层面、人群共同体表现为滑坡,但却不能说哪个为主导。中国目前社会的道德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往何处发展,取决于我们道德建设抓得如何。 面对同一个现实,人们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是由认识客体——社会转型期道德现状的多面性、多层性和复杂性以及认识的主体在观察问题时所取的角度、方法以及标准的差异造成的。首先在道德判断标准的参考系上,爬坡论者往往着眼于道德观念。强调从趋势上做判断,大多以“文革十年”为参考系,并认为50年代的社会道德是政治道德,是“他律”而不是自律,是“虚”、“假”、“空”的道德。滑坡论者往往以现实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为出发点,以50-60年代的道德水平为参考系。看来,有必要重新科学反思过去——50年代,如果论者都以那时道德水准为参考系,并在对其评估上达到共识,那么“爬坡论”和“滑坡论”之争也会有一个结论。其次,“滑坡论”着眼现实,批判现实,对社会有警示作用,使人认识到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爬坡论”着眼于趋势,能使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至于第三种观点,似乎全面、辩证,但未正面明确回答问题本身。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基本原则: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还是其它?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观的根本原则,是建构中国特色的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围绕这一根本性问题,理论界提出如下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承认个人为前提的,个人是一切价值评估的中心。个人的谐趣与爱好,个人的需求和满足,个人的意愿和选择,构成了社会价值评判的核心内容,个人本位代替集体本位成为基本趋势。因此,应该建立以个人为尺度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是确立人文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基石”。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经济结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不需要变换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原则。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原则仍然是集体主义,而且只能是集体主义。但是,这个集体主义必须赋予新的内涵。它有三层涵义:(1)集体第一,个人第二,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坚持集体至上;(2)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3)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服从于集体,做出必要的牺牲。集体主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位,强调集体,不忽视个人。持这种观点的论者,有针对性地强调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