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伦理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将道德只理解为一种目的性价值的存在,即道德只是一种本体性的价值规范,而否认道德的工具性意义。作者通过对道德本体的存在方式、道德产生的根源以及道德与人的关系的考察,肯定了道德作为工具而存在的价值意义。 一、道德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理想、要求,它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道德的这种特殊作用是其它社会意识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因为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如果一切社会交往活动都制度化,那无异于使人机器化并沦为制度的奴隶。道德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人根据自己的善恶观念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调整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促成行为主体自觉道德人格的形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将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从科学上把握世界,就是认识真理和谬误;从艺术上把握世界,就是认识美和丑;而道德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不同于其它精神活动的形式,它必须通过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因而是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把世界分成善的和恶的,通过抑恶扬善,促进人和人类社会自由、和谐、协调地发展。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它对世界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道德调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不是消极被动地表达、反映人们生活的世界,而是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按照特定的价值观念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体现了特定社会实践主体的目的性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观念体现。 其二,道德活动的目的在于道德自觉人格的形成。通常我们在理解道德人格的意义时,往往把人理解为表现道德的工具,如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三从、四德”就是要求人们顺从、忍耐,“为规范而规范”。从道德的内在要求上看,这种道德思维方式有悖于道德应有之义。从词源的意义上来考察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道德自觉的内涵。道德人格的形成,不是要人们盲目地听从某个权威或某种价值观念的要求,而是要求人们树立自觉的道德意识,将外在的行为准则内输于人的内心之中,形成自觉的道德人格。 道德对世界的把握不仅仅是为了再现世界,而且是对现实世界进行价值评价,这种评价中已经包含着实践主体自身的价值要求。作为评价的准则,它既规定着行为主体“应该怎样”,同时,它又是当时社会实践着的人们价值观念的反映,对于什么有意义,什么有价值,什么是善,都同评价主体的实践内容和价值取向有关。道德对世界的把握包含着实践主体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价值要求。道德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价值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精神活动。 二、道德根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道德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所由产生和发展的根据在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蒙昧时代的人类并不知道道德之为何物,随着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关系的发展,原始人类进入了野蛮时代,这时出现了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劳动分工,即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由于分工而引起了不同劳动者利益的矛盾。但由于原始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人们必须通过群体协作的方式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因而原始的群体意识就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最基本要求。 道德是实践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设立的“为我”的创造物。道德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一定的规范、原则来实现,但道德规范归根到底是人的经验,人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的产物,而远非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原始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的主体地位还很微弱,人们还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只能以原始平等的方式来维持个体和群体的生存需要,因而以图腾、禁忌、巫术、神话等思维形式为特征的群体性道德是当时社会区别善恶的主要原则,个人的活动以完全服从群体为前提,其道德的基本意义是群体统摄个人和社会。从奴隶制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是道德的个体开始确立并发展的阶段。在家族奴隶制下,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其道德意义是以奴隶对奴隶主集团的忠诚为内容的。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使人的道德个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如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其表现。资本主义出于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迅速膨胀,一切为了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道德的基本意义是个人至上,以个人统摄群体和社会。社会主义由于从根本上实现了个体、群体和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使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因而,社会、群体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就成为道德的基本表现方式。 一种道德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总是与特定社会实践主体的需要相联系的,实践主体的具体性、历史性和民族性使道德观念总是带有它“自己”的 烙印,这是由于它们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东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引发的道德需要的差异。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的道德观念。”① 道德之所以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本质——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自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以后,人就不是以一种单纯的自然物而消极地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于自然的力量而对自然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有利于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主体,他能克服自然界中的某些片面的客观性,使其成为“为我”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