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德育关系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文化

       文化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现象。说其简单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无时不在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活动;说其复杂,是因为每一个从事文化研究的人几乎都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据有关材料介绍,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有影响的定义近百种之多。按人们比较公认的看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做的一切。包括了人所在的全部生活领域。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按其存在形式,又可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在和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内在和精华。

       道德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文化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和道德理论形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有影响作用的道德认知模式、道德情感体验方式、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方式等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那么,传统道德文化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实践起作用的以上诸要素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积淀与凝结。

      

       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特点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和人们对文化理解上存在的岐义,致使那些专攻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的鸿儒们对此亦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更是如此,对其内涵众说纷坛,对其价值褒贬各异。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应如何对它做出评价,我们这里没有权威的结论,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即:儒学在整个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汉人以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它不仅成了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也成了布衣百姓修身、处世的哲学。我们可以以此为红线去理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道德认知模式、道德情感体验方式、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方式四方方面所存在的特点是可行的。

      

       (一)道德认知模式

       认知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外界刺激所做的感知、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认知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认知受己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制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指出: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定的心理组织或结构,它如同“滤光镜头”对所有经过的事物进行整理、加工,心理结构不同必然导致认知模式的不同。由此,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结构不仅具有个性特点而且还有民族性特点。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民族性是通过独特的遗传“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道德认知模式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循成从众、因循守旧。这一特征在统治者那里是祖宗之法,先帝遗训。在百姓那里则是牌位、家法、祖训,正如孟子所言“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如果说因循守旧是阵阵相因,是有纵向时间性的话,那么,循成从众则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且具有鲜明的横向特征。如果说“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因循守旧的话,那么,传统相声“买棺材”所表现的从众心理可谓循成从众的典型。鲁迅先生对此进行了形象深刻的描述:“中国人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会动弹的。”“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事物进来起初虽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会改变。不过并非将自己变得合乎新事物,乃将新事物变得合乎自己而已。”这也许是鲁迅先生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进行的深刻批判。

      

       (二)道德情感体验方式

       情感与人类共生、共存,它是主体需要及依此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古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便是对情感最具体、最深刻的阐释。情感是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它对人的认知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和认知一样,情感不仅具有个性特征也具有民族特征。同是悲哀,有的人会嚎啕大哭,有的人会向隅而泣;同是爱慕,有的民族表现得直抒胸意,而有的民族则表现得特别含蓄。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它同样具有个体和民族特性。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道德情感体验方式有什么特征呢?“内省自制”四个字可算是这一特征的精辟归纳。所谓内省就是内心反省,对功过、成功、失败、悲喜的情感体验都在内心进行。正如《论语》所言“日三省吾身”,而这里的内省均属道德之列。所谓自制就是对情感活动重调节控制而轻放纵。也就是常言所谓“喜怒不形于色”。相比之下,西洋人则更趋外部表现,对感情善于表达,爱憎分明。那么,为什么中国的道德情感体验方式会有如此特征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儒学文化中的自制及道德伦理化所制。这种伦理化道德把它分成诸多等极,对其行为规范做了严格的规定。正如《老子》所言“男女非有行媒不相名,非受币不交亲”,诸如此类的等级规定势必使人从小不能和家人分辩、说真话,或事后对同事、领导更是文饰三分、一味逢迎而很少直抒己见。

      

       (三)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是决定、调节人们道德行为的依据,它同样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民族化特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可一言以蔽之曰“仁”。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概念。在《尚书》中仅出现了一次,在后来却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孔子的言论集《论语》中出现了过百次之多。仁,作为儒学核心既有道德、伦理含义又有政治含义。儒学把它作为人修身的最高境界,它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同时统治者又把它作为安帮、定国的要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