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人怎样确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乔法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集体主义价值观怎样才能、或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使人们自觉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集体主义道德从“应然”到“实存”的跨越是否可能,其实践根据和条件是什么?河南刘庄人以自己成功的实践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发展生产力,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能否成为我国农民行为的准则,关键在于能否发展生产力,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彻底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使劳动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刘庄党委书记史来贺抓住了这一根本问题。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在短期内贫穷可以,长期不行。社会主义要通过发挥自身的优越性,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这样,集体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集体主义价值观才能培养起来。因此,几十年来,刘庄人顶住各种压力,排除来自“左”的干扰和右的影响,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不放,把一个“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佃户村,建设成了一个富裕文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人打心眼里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他们说:“不管在啥时候,啥情况下,你就是用18头牛拉,也甭想让我们离开集体一步,离开社会主义一步!”

       刘庄人发展生产力和集体经济,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史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分得了土地,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耕作。有人就说:“这下可好了,今后只要好好干,不愁没钱花,不愁没吃喝。”可是,小农经济犹如孤枝独苗,抗不住狂风寒霜。由于天灾人祸及诸种原因,不久借债放帐,买卖土地房产等两极分化现象在刘庄出现了,一些在旧社会饱受煎熬的老农又担心了:解放后的刘庄会不会再变成过去的刘庄?

       走集体化的发展道路,是刘庄人的最初选择。50年代初,史来贺就在刘庄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后发展为初级社。1956年成立了刘庄高级社,就在这年,刘庄集体经济经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巨大的困难,人们的思想乱了,有人对集体化发生了动摇,有些人则打点行装,准备外出谋生。怎么办?史来贺组织村党支部多次开会,最后提出依靠集体力量,进行生产自救,这年由于生产自救搞得好,刘庄人没有一个外出自谋出路,在生活上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刘庄人不会忘记,1942年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全村有76户出外逃荒,37户卖儿卖女,72人活活饿死,仅史来贺一家,就活活饿死了3口。党支部运用刘庄人自己的经历,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大家认识到一个真理:集体能抗灾,合作能丰收。这场生产自救,成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刘庄人真正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干部决心把心操在集体上,社员也决心把自己的命运拴在集体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意味着中国农村的一场深刻的全面改革已经开始。在新形势下,刘庄的集体经济怎么变,这又是摆在刘庄人面前的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史来贺和刘庄人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多次组织村党支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文件,理解中央因地制宜,实行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精神,分析刘庄的实际。他们一致认为,一要坚持改革,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二要实事求是,从本村的具体条件出发,保证集体财产、公共设施的不断增加和充分利用,走共同富裕之路。当时的刘庄已经突破了单一农业的格局,具有农、林、牧、工、副、商全面发展的基础,全村2/3以上的劳力已转换到第二三产业上来;集体有一定的科技力量和进行大面积科学种田的经验,高产稳产有保证;公共积累多,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群众从集体分配中得到的收入逐年增加,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群众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前景充满了信心。

       从刘庄的村情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刘庄保留了集体经济的优势,革除了生产上某些方面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同时吸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成立了刘庄“农工商联合社”。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有利于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发展,综合经营,加速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进程;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再生产,办好公益事业;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有合理差别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发展了自1956年以来确立的以村为核算单位的集体经济所有制形式,避免了农村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所带来的损失。

       今天,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刘庄人以自己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以20多年来在商品经济中自我拼搏的经验和竞争能力,以科技为龙头等优势,使刘庄生产发展更显得生机勃勃,前景辉煌。

       刘庄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把人们捆在一起共同受穷;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如果没有集体经济作保证,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导致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相悖的。因此,农民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确立,既要求集体经济作根本保障,又必然要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普遍贫穷或贫富两极分化,都不可能培养起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是刘庄人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最重要的根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