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智慧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力

作 者:
樊浩 

作者简介:
樊浩,本名樊和平,1959年生,现为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主任、教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市场经济的文化矛盾

       经济转轨与文化转型,是当今中国的两个基本社会现实。经济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强有力的支配作用,扬弃了人们最初在观念与情感上的抵触,使得中国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然而,市场经济在作为一种经济形式的同时,本身又是一种文化表现,文化作为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人包括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设计,决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为经济发展寻找根源动力的同时,设计新经济运行的文化原理。由于经济转轨与文化转型的不同步,也由于文化对经济的设计和导向作用,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便陷入了深刻的文化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经济转轨时期人们价值的失衡、心理的失重,而且也表现为经济的失序、社会的失调,一句话,经济与社会都处于一种不健全的状态之中。

       总体说来,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文化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情危机、价值失落、文化力匮乏。

       人情危机是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最普遍地感受到的一种文化矛盾。这种人情危机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所带来的人情的冷漠;二是人情文化原理的潜在运作对市场经济的人情干扰。两方面形成市场经济中人情的二律背反。中国文化长期的血缘、情理的传统,使得中国人对人情、对人情味有着执着的追求,把它作为生活情趣的一种设计。市场经济的运作,使得市场的交换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根本规律,人们在普遍感受到人情冷漠的同时,也感觉到生活的寡味,在真切地感到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感到生活质量的下降。然而,另一方面,人情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力,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文化效能,而是潜在于市场经济之中,并对经济生活和经济规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于是,人们在感叹人情冷漠的同时,同样又真切地感受到人情对市场经济的干扰。正由于这种干扰,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和相当大的程度上使得市场经济处于不规范和失序的状态之中。人情的不畅通与市场的不规范,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情文化矛盾的典型特征。

       价值的失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另一种文化矛盾。在各种经济形式当中,市场经济可以说是对文化的干预力和排斥力最强的一种经济形式,其中对文化价值系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巨大。在文化的开端,许多先哲,如孔夫子,就意识到这种矛盾,从而把义和利放在对立的状态中。市场经济把这种对立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使得这种矛盾尖锐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感受到的价值的失落就是集中体现。在经济与文化的整合不健全的状态下,市场经济产生的直接后果是“经济人”的人性的造就与社会生活的货化。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行也造就了这种后果,弗洛门对此曾作过揭示:“现代人已经把他自己转变成货物了。他将自己的生命能力当作一项投资。他要籍这项投资获得最高的利润。他是在人的市场上考虑自己的身价和行情。他跟自己疏远了,他跟自然界疏远了。”(转引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第445页)西方的市场经济曾导致了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时代,乃至使现代西方感到迷茫: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种感觉在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找到。在市场规律的作用面前,人们总感到失去了什么,也失去了许多:失去人的尊严、失去人的价值、也失去了人的目标,在感到生活的平实的同时,又感生活的平庸,缺乏某种文化的境界。对于这一切,人们总喜欢用一句沿袭了几千年的话来概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种心态,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不适应,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意。

       文化力的匮乏是背景更为广阔的文化矛盾。市场规律对社会生活全面而又巨大的作用,很容易使人们在心理深层上产生这样的错觉: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而且本身就是一个经济的时代。而把“经济形式”当成“经济时代”的时候,就使得市场经济具有了非文化乃至反文化的性质,因为既然是“经济时代”,就在观念上否认了文化要素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于是,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便形成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简单地把传统文化作为市场经济的惰性力量。然而文化力的存在和运作是任何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既然在传统文化中找不到这种力量,只有借助于西方文化。由此,一种没有真正理解更不可能与中国社会藕合的文化便在观念中作为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文化国力或人文力。这当然要造成市场经济在文化上的无力感。其实,任何民族的经济发展,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要在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源动力与源头活水。众所周知,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文化力,而“《论语》与算盘”则是日本发展市场经济的典型图式。中国传统文化固然与现代市场经济有不适应之处,但它同时也是现代经济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人文资源,中国市场经济必须在传统中开掘源头活水,汲取根源动力,才能具有经济发展的文化后力。

       文化矛盾产生了一种社会病——“市场综合症”:冷漠、短视、无力,它正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走出经济与文化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与充分发展当然是根本途径,但由于文化对经济的设计、导向和推动作用,也不能等待“经济的自然过程”。文化的矛盾直接地是要通过文化的机制去解决。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中国文化对人的社会生活的设计,主要是一种伦理的设计。因此,市场经济中文化矛盾的克服,突破口就是要把中国文化的伦理智慧整合到经济运行中去,实现伦理精神与市场机制的合璧,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健全发展。

      

       伦理互动与市场交换

       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文化机制:个体理性与社会法制。理性使个体在市场运行中保持独立性与自主性,少受或不受情感的干扰;法制则赋予市场经济以规则和秩序,使得市场规律能够客观地发挥作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运作的,作为市场运行的文化机制的,不是个体的理性,而是伦理的人情。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人伦之理的设计,主要是一种人情的设计。在这种人情伦理的互动中,我们发现了某些与市场原理形式上相似、实质上又相异的因素:交换。但是,人情交换是以“心”为主体的等质交换,市场交换则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等质交换;商品交换形成的是市场,伦理的互动形成的是人情的磁力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它们称之为“同构异质”。它们的整合运作形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原理——人情经济,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呼唤人情味的同时,又感受到人情对市场的强烈的制约和影响。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人们总是认为,伦理的人情与市场经济总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因而人情在市场经济中是作为一种负面的现象而存在的。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现实和矛盾的社会心态面前,我们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市场原理与人情原理是不是就是两个不相融的结构?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是:市场调节,等价交换,生存竞争,从表面上看,它们与伦理的人情原则是相排斥的。实际上,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毋宁说是相互补充的。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概念是资源配置,就是说,是通过市场的杠杆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从而调节人们的需求和分配,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其它属性则是由此派生出来的。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它固然对人们的生活与观念起最终的支配作用,但它并不直接就是人们的生活原理,更不是人们所应当遵循的生活准则,在这里,伦理的人情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仅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特殊的文化背景,它直接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文化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