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科技伦理思想,存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中。其现存伦理学著作有三种:《尼各马科伦理学》、《欧代莫伦理学》、《大伦理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史家,大多认为《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思想完整深刻,结构严密有序,最具有代表性。自然,该书也就成了我们考察、提炼他的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思想资料。 一、超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智德观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智德观,集中体现在“知识即美德”的思想。苏格拉底把美德视作了解善本质的智慧,认为人获有此智慧,便获得美德。柏拉图则把苏格拉底的命题,完全导入他的理念论中,认为善的理念统治着整个可知世界,灵魂的回忆即知识,灵魂中的知识即善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这一学识,一方面体现了古希腊的智德传统,肯定了知识对于美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理论缺口,即不能回答:为什么有的知者并无善行?为什么某些道德完善者又并无多少知识智慧? 亚里士多德作为那个时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自当成为他务须集中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亚里士多德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系统论述,又成为他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的前辈关于“知识即美德”的方程式,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它的两端,都缺少一个必要因素,即有“知识”的人须加上行善的道德意志,而“美德”本身则须包含理性智慧。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只是对善行的认识理解,还不是善行活动本身,人的善行既需要道德认知,更需要意志情感对人行为的催化,使人达到知与行相统一的道德境界;同理,“美德”内中本来就融贯着知识,“智慧、理解以及明智都是理智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下引该书,只注书名和页码。)为此,亚里士多德为捍卫和发展真理,勇敢地修正了他的老师“知识即美德”的理论。在发展真理与尊师敬道二者关系上,他既肯定和重视二者,但他更重视对真理的捍卫和发展,并可为之而牺牲。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名言,就突出地反映了他的科学真理观,也集中地反映了他的伦理道德观。 亚里士多德重视道德意志在美德形成中的作用。其理论逻辑表现为:(1)德性由两类构成,即理智的和伦理的,伦理的德性由人的后天习性训练而来;(2)优秀的行为习惯首先产生于道德意志选择;(3)选择的对象是灵魂成份的分析;(4)意志选择的标准是中道论;(5)中道意志则是基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6)恪守中道即对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的最善化。具体地说: 关于德性的构成。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也要按照对灵魂的区分加以规定。我们指出,其中一大类是理智的德性,另一大类是伦理的德性。智慧、理解以及明智都是理智德性。而大度与节制则是伦理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第24页)这即是说,人的美德是由智慧理解与良好行为习惯两方面构成,因而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讲美德还须研究道德习惯方面。 那末,何以形成人的伦理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方法,“理智德性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而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伦理德性没有一种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被习惯改变”,他以自然界的石头和火焰为例,指出石头的本性是下落,你不能把它训练得习惯上升,即便向上抛一万次也不行;同样,不能使火焰下降。对于道德习惯而言,它是自然赋予人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成熟则通过习惯而得以完成”。(同上,第25页)他说,这种能力先以潜能的形式被人们随身携带,然后再以现实活动的种种方式而被展示出来。在这里,现实活动在前,能力展示在后。“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第26页)这如同获得技术一样,在建造房屋中,才会成长为营造师;在弹奏竖琴中,才会逐渐熟练而成为操琴手。表现在道德生活中,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先有了勇敢的表现,才称得上是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在肯定美德的理智构成的同时,告诫人们“一定要十分重视现实活动的性质”,并强调人们应当“从小就养成”好的道德习惯。他中肯地说,道德习惯对于人的美德,“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同上) 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的学说,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的。 首先,他认为人与动植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认知和实践的功能,单纯的生命本能只为一般动植物所有,“要寻求人本己的功能,那就要把生命的生长功能、营养功能放在一边”,而应“把人的功能看做某种生命形式,它是灵魂的现实功能,是合于理性原理的活动。……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他由此得出结论:“人的善就存在于人的功能中”(第11、12页)。 其次,亚里士多德提出“德性与灵魂的固有功用相关联”。(第116页)也认为灵魂中有三种因素,即感觉、理智和欲望,此三者主宰着行为和对真理的探索。其中,感觉只是一种对外的初步反应,因而不是行为的初因;理智和欲望则有两极状态,理智中有肯定和否定,欲望中有追求和躲避,即它们都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之分。当肯定的理智与追求的欲望相结合,则产生了德性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