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每当人们讨论今天是否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是否还需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的时候,总会听到一些人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过去穷得没有办法,才号召人们实行的,今天生活富裕了,节俭的传统不应当再提倡了。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这些人对俭的价值的了解,是片面的。他们误以为,节俭只是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匮乏给人带来的困难,不了解俭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不知道在今天尤其需要发挥俭的教育功能,以解决富裕以后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一、“俭”是历史上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不否认“俭”有经济价值。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穷苦的人家,“俭”几乎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人们为了度日而节俭。但是,当我们追溯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早提倡“俭”与历来大力提倡“俭”这一品德的人,并不是穷人,而是富人,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并不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提倡俭德,而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为了家道的长久,为了统治地位的长存。 从《尚书》上看,最早提倡俭德的,是商初大臣伊尹。伊尹共辅佐了商朝的四代帝王。当商汤的嫡长孙太甲继位后,伊尹告诫太甲:“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太甲上》)意思是说:对于俭德是不能大意、不能忽略的。只有实行俭德,才能长久地维持王业。 到了西周,周公姬旦在统治集团内,大力提倡节俭的品德。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文中,特别记载了周公的这一历史活动。文中说周公担心周成王执掌政权、治理国家后“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告诫成王。这一记载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多士》、《毋逸》的内容是相符的。在这两篇文章中,周公引用夏桀大肆淫逸被商汤所革、殷纣骄奢淫佚又被周武王所灭的历史,告诫周成王不可骄奢淫佚。周公死后,周成王又用这一理论,教育他的下属。《尚书·周书·周官》中写道:“戒尔卿士……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恭”即不骄,“俭”即不侈。“恭”与“俭”是当时提倡的两种主要品德。 自商初伊尹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时的儒、墨、道、乃至法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即使是对于礼、他也认为“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他又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29章》)“去奢”、“去泰”就是要俭。墨子尚俭比孔子更甚,按墨子的看法,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求。墨家也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管子·禁藏》)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开始,流传至今而不衰,其奥妙何在?难道仅仅是因为它教给人要节用、因而具有经济价值吗?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俭”的传统能流传几千年,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历史上虽然没有人明确从教育学的角度指出这一点,没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人,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这些为长辈的从经验中看到,富家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穷苦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育的作用。所以在中国的历史剧中就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许多富有人家的子弟成不了才,而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却题名金榜,跻身公卿。因此,不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如果仅是为了节用、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否能流传几千年,是值得怀疑的。 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品道高尚的人是通过节制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不能有节制,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 诸葛亮虽然不是思想家、教育家,但是他提出的“俭以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又提高了一层次。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被人所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明确揭示出来。可以说前人只认识到“俭”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功能。伊尹、周公倡俭,其目的在于维护政治统治;孔子倡俭,主要是维护礼、不违礼;老子倡俭,是为了实现“道”;墨子倡俭是为了节用。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还明确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认为实行节俭是为了涵养道德。这就把俭的价值,从俭是美德提高到了俭是美德之母的高度。俭与德育、俭与人生的追求、俭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被注意到了。 自此之后,各朝各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联在一起,有人讲“俭以养性”,有人讲“俭以养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节俭在客观上成了一种普遍的育人的手段。不论人们是否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一家之中只要厉行节俭,子孙即使成不了大器,也不至于成为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