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道德“滑坡”、“爬坡”问题的辨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启贤 中国人民大学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关于道德“滑坡”问题的辨析

       道德“滑坡”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在广大人民看来,改革开放的确把经济搞活了,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不少人对市场经济还不甚理解,有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是“人人下海经商”,是“赚钱经济”,甚至是“骗钱经济”,以致有“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的错误提法。加之,这些年一手软、一手硬,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致使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违法乱纪现象严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奢侈挥霍,贪污受贿,欺诈勒索,贩毒吸毒,卖淫嫖娼,封建迷信等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丛生。

       鉴于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景,于是报刊上出现了不少呼喊道德的文章,如《救救道德》、《道德在“哭泣”》、《当代中国道德观念大错位》、《警惕“道德综合冷漠症”》,等等。

       在《救救道德》一文中,作者从社会道德和人格道德两方面讲述了中国当代道德的沦落现象。作者说,在社会道德中,正义不存,卖身求富,拐卖妇女,污染环境;在人格道德中,制假售劣,招摇诈骗,高价宰客,怠慢“上帝”,失职渎职,贪财受贿,欺上压下。他呼吁:“让我们每个龙的传人伸出双手救救道德。”

       在《道德在“哭泣”》一文中,作者指出,当前出现了“道德虚空状态”,出现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诸如“以权力为中心,以权力为交换追逐个人利益”的“老虎现象”:电老虎、水老虎、路老虎;处处收红包的“红包现象”;公费吃饭、抽烟、旅游、出国、跳舞、甚至嫖娼的“公费现象”,等等。诸如“以追逐金钱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贩毒吸毒、卖淫嫖娼、假冒伪劣、拐卖妇女儿童,等等。作者说:“见义勇为者孤身斗凶手而数百人围观无一援手,歹徒持刀于车上强暴妇女而满车乘客麻木不仁,游客落水而路人于岸上为救人劳务费讨价还价,这些人还能称其为人么?”

       道德到底“滑坡”了没有?滑到了什么程度?这是道德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回答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只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不存偏见,恐怕应该说:

       第一,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这种道德“滑坡”现象,不仅表现在不少人道德理想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冷漠,而且特别表现在不少党政干部道德理想的淡化及道德意识的冷漠,同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道德观念浸入了不少人的灵魂;不仅表现在社会公德的失范,而且表现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的失范,等等。当然,我国是一个大国,发展很不平衡,道德“滑坡”的现象也很不平衡。有的地方,有的行业“滑坡”面小,不太严重;有的地方,有的行业“滑坡”面大,比较严重或十分严重,正因为如此,不少同志对道德“滑坡”现象忧心忡忡,大声疾呼。我认为,这是对人民事业、祖国前途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

       搞改革开放和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是前无古人的大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政策去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听之任之,不重视,不解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2-403页)

       第二,要看到虽然道德“滑坡”在有些地方、有些行业十分严重,但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滑坡”了。在我们这个大国中,还有很多个人和集体,道德不仅没有“滑坡”,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进步和发展,全国不少行业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至于我们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战士及广大干部,社会主义道德仍在他们的心中和实践中,他们对社会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和各种丑恶现象也是十分反感和痛恨的,而且在各种场合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抵制和斗争。同时还要看到,这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道德增添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的新内容,如人们的自我意识、平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知识观念、竞争观念提高了,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应该说是道德的进步方面。

       第三,要看到道德“滑坡”现象虽然严重,但是要充分肯定这些年来经济上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完全矛盾。这是由道德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的规律造成的。从理论上讲,道德进步和经济发展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比如说,我国50-60年代,社会道德风气总起来说比现在好,但经济发展的确不如现在快;现在道德发展总起来说,不如50-60年代,但经济发展的速度比那时快得多。这就是说,一时经济上去了,道德发展没有及时跟上,这是道德滞后于经济的暂时现象。一个好的领导者,看到这种现象发生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改变道德滞后于经济的局面,否则,使道德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道德的滞后发展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曾作过很好的说明,他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