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从与宗教的关联、与思辨哲学的关联以及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三个方面,对印中两国的伦理思想发展做了比较研究。 与西方国家相比,伦理思想在东方国家的文化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印度与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这方面都很突出。两国的伦理思想在各自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十分明显的。然而,本文所要侧重探讨的却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以下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比较分析。 一、与宗教的关联问题 在印中两国的文化发展中,虽然伦理思想都在各自思想史上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的一个明显差别是:印度的伦理思想受宗教的影响较大,而中国的伦理思想相对来说受宗教影响要小得多。 我们先看印度的伦理思想与宗教的关联。印度的伦理思想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无论按历史或时间的顺序来划分,还是按哲学派别或教派来划分,以及做其他种类的划分,都可以明显看出,印度的伦理思想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如从各派的学说上来看,这种关联就很明显。在印度各派中,只有顺世论的伦理思想不带宗教的色彩,但此派的伦理思想是在批驳其他宗教派别学说的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应当说它与宗教也有着间接的重要关联。耆那教本身是宗教派别,它的伦理思想与其他宗教学说紧密相关,如该教主张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不执著世间事物(即所谓“五戒”)。但从耆那教的整个理论来看,这些还不是最高的道德要求。最高的道德要求是求取一种至善的状态,即解脱,而要达到这种至善状态,就需奉行该教的种种宗教修行规定。佛教重视伦理思想是其一大特色。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如“四谛”、“十二因缘”等学说中都包含了伦理思想。“四谛”理论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人由于对世间事物的追求、贪恋而产生的烦恼及业,而要灭苦就应消除产生人的“业”的欲望。灭苦的具体途径有所谓“八正道”。“十二因缘”的理论认为,人生现象是互为因果或互为条件的,具体有十二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最初的环节是无明,由无明起相续引生其后十一个环节。一旦按照佛教教义修行,斩断无明,则其余十一个环节便会自动消灭。这在佛教看来是一种至善的状态。“四谛”和“十二因缘”是佛教为出家信徒规定的较高的道德标准。对在家佛教徒则规定了较低的道德标准(如“五戒”或“八戒”等)。婆罗门教(或后期形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派别。该教伦理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奥义书时期即已形成。奥义书中提出了梵我同一、善恶因果、轮回解脱等一系列哲学与宗教理论。认为梵是永恒的实体,唯一不变。“我”作为个体灵魂实际以梵为根本。梵通过自身的幻力,幻变出包括人类四种姓在内的世间万象。奥义书向人们暗示:社会上的四种姓是至上之神梵天创造的,因而是神意的,不可改的。遵守四种姓的生活准则,便是善因。善因将获善果。反之,便是恶因,恶因必获恶果。奥义书中的思想家教人不应满足于世上人间的善因善果,而应按更高的道德标准来积累善因,求取更高的善果。这更高的道德标准就是禁欲、冥想、认识梵我同一。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还表现在此教的所谓“六派哲学”(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瑜伽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中。其中吠檀多派和瑜伽派的伦理思想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吠陀奥义书中的婆罗门教伦理思想。“六派哲学”中其余四派的学说中虽包含不少与婆罗门教正统观念对立的成分,但在伦理学说的具体内容上却大致与吠檀多派和瑜伽派一致,都主张维护种姓制,要求人们禁绝违背婆罗门教道德规范的欲望与行为。总之,在印度,伦理思想实际与宗教密不可分。顺世论这样的派别极少,而且它的伦理思想也不能说与宗教无关,而其他各派的伦理思想则完全地是在阐述其宗教学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印度的伦理思想的宗教色彩是相当浓厚的。 中国的伦理思想在这方面与印度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伦理思想不能说与宗教没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在程度上远不如印度的伦理思想与宗教的关系密切。中国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是儒家的学说。儒家学说从总体上看,重视的是对人的生活准则问题的探讨,把人的生活准则、道德规范与宇宙的根本实在相统一,力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真理。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伦理方面的内容。如孔子的“仁”的观念,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程颢和程颐的“天理”思想、朱熹的“天理”与“人欲”观念等等,主要内容都是伦理性的。这些思想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而它们显然与宗教没有多大关联。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神或超自然的实在的崇拜,对祭祀等宗教仪式的奉行,基本不曾占据主导地位。这自然也影响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进程或特点,即一般来说,中国的伦理思想与宗教的关系不很密切。当然,说不很密切并不等于说没有关联。因为在中国思想史上,除儒家外,道教和佛教等亦在不同程度上起了作用。它们必然要影响到中国伦理思想。这是不能忽视的,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它的形成严格来说与中国古代的早期巫术、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但其在学说上显然吸收了大量道家的观点。它的伦理思想受道家学说影响是明显的,总起来说是有出世倾向,要人们按照道教的教义去修炼,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无论如何,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显然小于儒家。因此,尽管说道教对中国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与儒家相比,它的影响要轻微得多。佛教在中国有重要发展,佛教及其伦理思想对中国民间的影响是不小的,如积德、行善、求取来世好的果报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中(特别是在旧中国)是很流行的。然而尽管如此,佛教毕竟自印度传播而来,带有深刻的印度思想的痕迹。中国佛教的许多理论,实际在印度就已确立,或说其思想来源还是在印度。因此,中国伦理思想中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内容,就不能说是中国文化自身独立发展的结果。 二、与思辨哲学的关联问题 一般认为,有所谓世界哲学的三大传统,即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在这三大哲学传统中,西方哲学对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和伦理学问题探讨得相对专门化一些,即三者间彼此的独立性相对强一些,每部分的内容较为自成体系。这三者中的前二者因为探讨的是传统意义上(或按西方标准看)的哲学本身的问题,因而笔者称之为思辨哲学。如果这种划分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就应当说,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属思辨哲学的内容多一些,而中国哲学中属伦理学方面的内容多一些。然而这只是笼统地说,实际情况要更复杂一些。这里也需要具体分析印度的伦理思想和中国的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