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伦理思想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美珍 上海多事高等专科学校

原文出处:
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中指出:“他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化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①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不但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伦理遗产。

       郭沫若确立无产阶级伦理思想是有个过程的。他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教育,地主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在青年时期常常不自觉地以封建伦理思想来衡量自己的立身行事。比如他在一九——年三月给父母的信中自责自己“不孝”,要父母宽恕他的“不孝之罪”。②一九二四年,他翻译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先驱者、经济学家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以及以后投身革命实践后,才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一蹴即就的,更何况,即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之后,从属于世界观的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符合马克思主义。郭沫若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与伦理思想的过程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伦理思想还时常流露出来。一九三九年,郭沫若当父亲郭朝沛(膏如)先生病逝后奔回乐山沙湾故里吊丧,他在居丧期间所撰的《家祭文》中,就较多地反映了他头脑里残存的封建伦理思想。传统的封建伦理思想认为智、仁、勇是通行天下的美德,他在《家祭文》中称扬父亲“于智、仁、勇三达德,无不完具”。封建伦理思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祭文》说:“贞(郭开贞,即郭沫若——引者)已行将五十矣,亦唯无后之惧,故于去春夏与于氏(即于立群——引者)媳结合,今春且获一子宗炎孙。”封建伦理观认为,做儿子的,应当显扬其亲,多男延嗣,《家祭文》说自己的弟弟郭开运“外之不能飞黄腾达,内之又无璋瓦见弄,终日昏昏,进退维谷”③。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直至抗日战争初期,郭沫若伦理观中,还留有封建伦理思想的残余。实事求是地指出这一点,无损于郭沫若的伟大。伦理思想是从属于世界观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全面彻底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是何等艰巨!

       不过,从郭沫若思想整体来看,他在一九二六年春,参加北伐前,“在革命对象、革命力量、革命性质与革命前途这些基本问题上,郭沫若的认识已和我党当时的认识一致,真正成为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④。这时,他的伦理思想从整体上看,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为人民服务是郭沫若伦理思想的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郭沫若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强热感受到人民“一致觉悟起来,一致联合起来,全世界是在我们手中呢”⑤。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因此他逐渐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也由此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思想。

       在论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时,郭沫若指出:戏剧“应该有一层伦理上的限制,便是内容要于民众有利,至少是无害。假使于人无益而甚至有害,那么价值的批判便要恰恰相反”⑥。他针对当时不少文艺工作者不注重道德修养的现状尖锐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的文艺工作者是把做人的真诚、素朴、坚忍、谦冲、勇敢,一切健康而协和的性质,差不多完全丢掉了,而这些美德都是应该成为文艺作品的灵魂的。”否则,就会“玷污了我们自己和下一代人的灵魂⑦。”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曾指出:“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特别负责重大的使命。我们要建设新的上层建筑,就必须毁弃旧的或对旧的加以改造。我们要铸造别人的灵魂,尤其必须努力铸造好自己的灵魂。”他指出,文艺工作者为使自己能不断创造出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都相当高度的作品,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所贡献,“首先就应该不断克服我们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其他落后思想,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实事求是地以脑力劳动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事业服务”。为此,他认为:“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忠实地接受党的领导,坚决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绝对必要的。永远紧密地与劳动人民保持联系,体现工人农民的劳动精神,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要让工人农民把自己当成自己人,这是绝对必要的。”⑧

      

       爱国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是郭沫若伦理思想的主要规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⑨热爱祖国、酷爱自由和富于革命传统,这既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一种伟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为伦理思想的爱国主义,是表达个人对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思想,既表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在他的文艺创作、理论著作中。既表现在他对家乡、对祖国山河以及对祖国文化传统的热爱上,更表现在推翻反动统治、抵制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推动民族解放事业上,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