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研究的重心都落在认识论上,而在认识论研究中,我们的见解似乎已经铺张得很开了,换言之,我们的讨论已深入到许多具体的细节之中。在这种盲目乐观的情绪的支配下,我们差不多忘记了对认识论的基础和实质的反思,仿佛认识论研究中所有重大的问题都已解决了。 实际上,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由于我们以抽象的态度研究认识论,认识论已被抽象化了。它不但忽视了马克思在这方面作出的极有价值的思考,而且通过与传统的认识论思想的认同,堵塞了通向这一思考的道路。 首先,我们现行的认识论研究的前提是抽象的,具体言之,认识论研究的前提是抽象的物质观。何谓“抽象的物质观”?那就是满足于抽象地谈论“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从人的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的中介入手去理解并解释物质世界。从这种抽象的物质观出发,当我们谈论认识问题,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认识问题时,必然会撇开自然界同人的活动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工业,从而把整个认识活动导向抽象化。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以人的活动及作为这一活动的产物——工业为媒介,“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8页)事实上,也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自然界,这个自然界才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自然界”。 有人也许会辩解说:我们的认识论虽然从抽象的物质观出发,但不也谈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吗?乍看起来,这一说法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但分析下去,问题就产生了。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人并没有想到,实践作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本身也是包含认识在内的。我们假定在实践中包含的认识为“认识Ⅰ”,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的新的认识为“认识Ⅱ”,那么我们至多只能说:实践是达到新的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Ⅱ”的基础,却不能笼统地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旦坚持这一笼统的说法,实际上也就是把“认识Ⅰ”从实践中剥离出去了,而实践一旦减去了“认识Ⅰ”,也就等于把实践主体——人减去了,这样一来,实践也就成了“抽象的物质”的代名词,因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物质是认识的基础”。这充分表明,只要认识论的研究仍然以抽象的物质观为前提,即使我们成千次地谈论实践,这里的实践仍然是一个空壳。 其次,我们在现行的认识论研究中谈论的认识主体——人——是抽象的。我们满足于谈论人的认知能力、认识方法和认识活动中范畴的作用,却不去探讨人在从事任何实际的认识活动之前已经具有的认识的前结构。正是这一前结构在冥冥中规定着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认识课题的选择、他的认识的方向和认识的界限。在人对自己认识的前结构作出批判性的反思之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撇开认识者在从事任何认识活动之前先于经验地具有的认识的前结构,认识者,即认识主体必然是抽象的。 有人也许会辩解说:在认识论研究中,我们不是十分重视对认识主体的社会性的强调吗?认识主体所从属的社会阶层及其实际利益常常是先于经验地对认识活动发生影响。诚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辩解是合理的,但光停留在这层意思上,认识主体仍然是抽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认识者的社会地位乃是一种外在于认识活动的因素,它并不是普遍必然地起作用的,否则,我们只要了解认识主体的社会地位就能了解他的认识倾向了;而认识的前结构乃是一种内在的因素,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具有普遍必然性。第二,认识者的社会地位是一个容易变动的因素,而认识的前结构则是在认识者从儿童时期起就已接受的、并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缓慢地形成起来的,尽管它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它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三,认识者的社会地位是在意识层面上讨论的问题,而认识的前结构则居于无意识的层面上。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是否承认它的作用,它总是任何认识活动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认识活动不光是对外部对象的捕捉和追逐,更重要的乃是居于无意识层面上的认识前结构在意识层面上的显现和展示。抽象的认识论研究关注的是认识主体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来捕捉外部世界,而全然不顾这种捕捉是在认识前结构的制约下才得以进行的。所以,苏格拉底把认识理解为回忆,笛卡儿提出“天赋观念”说,尤其是康德的先验唯心论,皮尔士的“信念”说和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学说等,都用不同的语言提出了认识的前结构的问题。而抽象认识论虽然也批评洛克的“白板”说,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在洛克认识论的旧靴子中打转。 再次,现行的认识论认识的主要对象——事物——也是抽象的,是和人的实践活动相分离的。对于这种认识论来说,墨水瓶是什么呢?不过是一个事物,它和自然界中的石块一样是服从自然规律的。这种认识方式把认识对象完全抽象化了。如果我们采用具体的、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角度来看墨水瓶,它就作为完全不同的对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墨水瓶并不是完全与人无关的自然物,相反,它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换言之,是人的劳动的物化,它以工具的形式进入人的生活,使人的生存活动得以展现。在以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中,事物不以工具的形式出现,就以待加工的原料或加工后的产品的方式出现。一言以蔽之,事物不是抽象的,它作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是具体的,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的。当人的生产劳动处于异化状态时,物的世界也以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正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拜物教”的现象。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常常掩盖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某些事物容易使我们了解这一点,如香烟不仅是一种感性的事物,更是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关系;作为礼品的事物更是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存在理由,即它是为他人、为某种关系而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们不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的感性显现。只有把认识对象置于这一历史维度之中时,认识的抽象性才能被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