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人之主体性的著述颇丰,这对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很有意义。但就总体而论,此种研究尚有片面性、空泛性之弊。人们常常只在认识论或价值论或本体论的方面研究主体性,而事实上,主体性问题主要是一个人之存在论问题,亦即作为整体的人之存在在他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中所显示的能动性问题。所以,本文力图从人之存在论角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一阐释,以就教于同仁。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之界定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是否就是人性呢?应当说它是人性,但不等于人性,正如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一样。说主体性是人性,是因为它的确是人所独有的东西,动物不会有主体性。说它不等于人性,是说它只是许许多多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即是人的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可见,人性的涵义要比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广泛得多。 主体性之不同于人性,根源于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之性质的不同。人性是人在与外物的关系中所显示的区别于动物的那些性质;主体性则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现的区别于客体的那些主动性。对此,黄楠森先生曾明确指出,“主体是人,但并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因此,主体性不等于人性,而只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共性,而不是人的共性”。①譬如,儿童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虽有人性(如道德性、言语性等),却很难说他们有劳动主体性。就正常的成人说来,虽然一个人始终是人,具有人性,但并不能说他每时每刻都是主体,具有主体性。只有当他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时才能说是主体,才会具有主体性。假如他没有处在认识、实践之中,他就只是作为可能的主体或潜在的主体存在着,具有可能的或潜在的主体性,而不是现实的主体,不具有现实的主体性。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是否就是人的主观性?应当说主体性包括主观性,但不等于主观性,正如主体包括主观但不等于主观一样。主体是人;主观则是主体的观念的或心理的东西,是主体的一部分。主体性是人在所有自觉活动中所显示的能动性,主观性则主要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显示的能动性。主体性尤其是实践主体性常常要在现实的感性活动中显示自己,外化自己;主观性则不一定要诉诸实践,所以常常停留在观念的王国里,成为一厢情愿的东西,成为想象甚至幻想的东西,成为一遇实际即一走到现实生活中就遭失败的东西。所以,主观性要克服其不切实际的弊病,就须扬弃在实践主体性中。 人之存在的主体性之内涵 简言之,人之存在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等。 所谓自主性,就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所显示的主人性质。自主性是人的自主意识的外化,是我们每个成人都可以感受到和经验到的。自主性既是人的一种内在要求,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显现。有自主性的人,常常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主,把外物视为客;把自己视为主动者,把外物视为被动者;进而,把人视为世界的主人,万物之灵长。譬如,孟子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普罗泰哥拉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康德有“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有要做世界的主人——“自由的人”的思想。尽管这些思想的内涵不完全相同,科学性也不同,但在强调人是外物之主人一点上是相同的。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配做主人,物或动物是不可能做主人的。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会日益升华,因为人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的力量支配更广大的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能够将自然界日益“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② 就个体而论也是如此。一个人生来本不是主人,但随着变为成人,他会转化为主人,独立自主地对待客体、处理事务;并且随着自己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主人地位也会日益显著,把更深更广的自然客体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所谓自为性也就是活动着的主体的自觉性。此种自觉性又可作两方面理解:一是对客体之规律性的自觉,一是对主体内在目的和使命的自觉。主体活动的自为性又是相对于自在性而言的。自在性也就是自发性或盲目性。物只有自在性而无自为性。人起初也只有自在性,只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陶冶和自身的实践中才渐渐生发出自为性来。 自为性是扬弃了的自主性,或者说是主体自主性的展开形式。在自主性里,主体虽知道应当做主,但不一定知道为何如此,如何做主。譬如儿童也常常有自主心理,但只是盲目的主观任性。孟子和康德的上述思想里就有着明显的主观任性,所以常遭后人批评。在自为性里,主体则不仅要做主人,而且这时的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科学性。比如无产者对资产者起初的斗争是自在的,只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才具有了自为性,即无产者理解了自身的价值、目的和伟大使命,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身活动的规律,从而使自己的活动成了自觉的活动。 选择性是扬弃了的自为性。它标志人的意志自由或自由决断的性质和本质力量。在自为性里,主体只知道自己的内在目的和客体的固有本性,只为自由活动提供了可能的目的性和科学性,并没有作出最后的决断。在选择性中,主体却显示了更充分的自由,因为主体可以根据自身最迫切的目的来选择客体的多种必然性中最合目的性的那种,作为自己实际活动的依靠,因而可以作出最优决断或决策,为理论活动飞跃到实践活动架起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