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世界观的品格与命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哲学是世界观,是人对所观的世界的诸种看法、态度、思想之总和,哲学的世界观实质上是借助于主体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以表达人自身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因而它是在思想的范围内将思想对象化以映现人的能力的特殊方式。

       哲学是世界观,不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而是提供如何看待、分析、评价关于世界知识总体的角度、框架与视野,它涉及的不是在世界之内某些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涉猎人之主体与整个世界的根本关系问题,它力求在思维与存在的普遍理论层次上使之思想对象化以改造客观的现实,同时又使外在的世界具有主体的特征。

       哲学是世界观,不是建筑在本体论上,也不是凭借于形而上学的前提确立的,本体论(ontology)世界观是以预设的“本体”即世界(world)为前提,这种世界观是以预设的东西为对象;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世界观是以抽象的本质为基础的。

       哲学是世界观,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有别于宗教、科学、艺术或其它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差异”(difference)不是说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与其它方式平起平坐,而是要“观”其它把握世界的方式。哲学要“观”神学的世界、道德的世界、科学的世界、审美的世界,“观”其之后仍要综合,将不同的世界“统一”起来,才能使其承受世界观的角色,行使世界观的功能。

       哲学是世界观,此处所言的“世界”不是一个同一的世界、无差别的世界,世界观是从属于人的,是由人推之出来的“世界”。从人的观点去看世界,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观,有了不同的“观”世界的方式。哲学世界观的分裂与冲突恰是人的分裂与冲突,哲学的世界观实际上是提供人看世界的不同图景。

       哲学是世界观,不是对抽象的世界所“观”,而是对具体的世界所“观”。二者的区别与分野恰是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世界观是抽象的,它是同对人的抽象认识相吻合的,一旦将人还之于具体性,世界观的图景就会面目全非,而后者是同对人的具体理解相适应的。

       如此看来,哲学仍然是世界观,不是抽象的,亘古不变的,包罗万象的世界观,不是用外在的、假想的,思辨的,设定的世界作为所“观”的对象或客体(object),哲学的世界观是人借助于自身的眼光,从人的自身生存活动中去寻求人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的根据的理论尝试,是从普遍理论层次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深悟反思。

       2. 世界观不是本体论。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它的关键词是“本”。何谓本体论,恐怕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本身来看,哲学常被等同为形而上学,世界观也常被类比为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被界说为是关于存在(Being)的学问,科学被认为是关于存在者(Beings)的技术或学术。本体论有学后之问的性质。亚里士多德称之为“追根究底”。本体论所探究的存在是面对存在的总体。本体论的ontology的词根onto源于希腊文ǒu,相当于英文的Being的含意,或译为“有”,或译为“存在”,沃尔夫对其定义是“本体论是论述各种关于“存在”(ǒu)的抽象的哲学范畴。”

       世界观之所以不是本体论,缘由在于本体论是以先验论定的对象为前提,它的视角是以外在的对象作为关注的目光。世界观则是以人的视角去观察对象,它强调于人与世界的矛盾关系,突出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的特征。

       然而世界观只有本体论的若干性质,世界观的世界不是局部的世界、部分的世界,而是总体的存在的世界,这一点同总体的存在所类同。世界观是“观”世界,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如何“观”的观之主体问题,这里的“本”依然有学问的功能,而不是学术的工艺学问题。所谓世界观的“本”表明世界观是人理解世界的根本方式,世界观是人确定生活价值和意义所稳固的生存依据。这样来看,世界观就不是远离人的现实的本体论,而是基于人的活动之上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

       哲学的世界观不是抽象意义的形而上学。世界观面对的是同一世界,表达的却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这种看法的表达因人而转移,从而反映了人理解、把握世界的不同背景、不同框架、不同角度。从形而上学的词意追溯,meta的前辍有着不同含义。meta在其之后表明世界观的科学世界,meta在其之前表明了世界观的宗教世界或艺术世界。前者是对象化的世界,凭借的方法是非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同一世界被分割、被多样化,不是世界观的悲哀,恰是世界观的规定使然。

       从抽象意义说,世界观是以人之本体为根据,是以人对世界的认识为前提的。这里所言之的“世界”已非纯然的自在世界,它打上了自为的人的印迹,体现了二者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的过程中,有了人的自身生成,有了人对世界的理解。

       哲学上本体论之“本”的解释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本体论之“本”,是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其二是语义学意义上的“本”。倘若对世界观加以词源学分析的话,哲学实质上是人的看的方式,是视觉能力在文化类型上的表现方式,柏拉图早就指出了这一点。哲学实质上是用心灵理智的眼睛去看去观,从动的东西后面去看出不动的东西。于是就在表象后面看出了idea理念,就有了eidos的原初含义。

       哲学之所观不仅要看这、看那、要观今日,还要观未来,甚至不能“观”的对象也要“观”出个结果来。之所以如此,这同人的好奇、惊异、求知的本性紧密相关。于是“观”某些对象,“观”某些细节尚不能满足,“观”的理应是整个世界,就出现了“世界观”。

       3. “世界观”是一个整体,是包含诸种要素的整体,正是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整体,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