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哲学体系批判 现行哲学体系,并非原初的马克思哲学,而是后继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历史阐释的产物,主要有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解释和补充、重构。马克思的哲学基本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哲学,恩格斯则提出了物质本体论和自然辩证法,列宁又进一步提出了反映论的认识论,斯大林则对这些哲学理论加以综合、整理,构造了现行哲学体系。中国从苏联引进了这种哲学体系,沿袭至今。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现代哲学早已超越了古典哲学的发展水平,我国哲学仍然停留于斯大林时代,这是极不正常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要求对现行哲学进行理性的批判,以剔除其不合理因素,撷取其合理成果,这是历史的要求。现行哲学体系存在着以下矛盾和不足: 首先,现行哲学体系包含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这种二元结构造成了体系内难以克服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实体,精神是第二性的反映:物质自身按照辩证规律运动。历史唯物主义建立在社会存在本体论基础上,认为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社会)、统一了主客观,推动了历史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行哲学体系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后者是前者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而实际上,这两部分是分裂的、不相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虽然都冠以“唯物主义”,但含义并不相同,前者所“唯”之“物”是物质实体,后者“唯”之“物”是物质实践,物质实体与物质实践活动不是一个范畴,后者不可能是前者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因此,两个部分并列属于概念的混淆和逻辑上的混乱。而且,前者属于旧唯物主义范围,后者才是马克思所肯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离开实践和主体来谈论物质实体,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的通病。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建立在实体观念之上。实体则是旧唯物主义的特征。古典哲学从直观经验出发,认为在主体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的“自在之物”,这就是实体。唯心主义把实体理解为精神,旧唯物主义则把物质当作实体,这就形成了传统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是,二者都没有摆脱实体观念,也没有克服主客对立二元结构。 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它不管主体认识能力,独断地认为实体能直接呈现出来,因此从实体范畴出发来推演出哲学范畴体系而不加怀疑。近代哲学力图避免古代哲学的独断论倾向,转而考察主体认识能力,探究人能否及如何认识实体。结果,以休谟的怀疑论和康德的现象与本体截然二分宣告了实体之不可认识。现代哲学在近代哲学的绝路上另辟蹊径,它干脆抛弃了实体观念,把客观世界当作对象和意义来考察。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语言哲学都建立在这种新观念基础之上。现代哲学认为,独立于主体的实体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实体存在与否的问题,也不是实体能否认识的问题,而是谈论实体没有意义。我们只能在主体存在前提下谈论客体,反之亦然,独立的实体是一个虚假的哲学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首先抛弃了实体概念,而以对象概念代替之。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是主体的对象,是实践创造的产物,它打上了人的印记,因而不再是孤立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那种脱离人类实践活动、绝对客观的孤立自然实体是不存在的,人类面对着的只能是一个对象世界。马克思的对象概念的提出,预示着哲学的重大变革。现代哲学正是经由这个中介而发生了反实体的变革,它认为从本体论方面讲,所谓实体就是对象;从解释学方面讲,所谓实体就是意义。 摒除了实体观念,物质实体论也就失去了根据。物质概念不是哲学范畴,而是经验的或科学的概念。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同样没有意义。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的所谓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命题是非常含混的,它至少包含着以下含义:A.物质独立于意识;B.物质先于意识;C.物质产生意识;D.物质决定意识;E.意识反映物质。很显然,这些独立的分命题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前面的分命题并不一定能推出后面的分命题;各个分命题之间也缺乏统一性,只是笼而统之地概括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它们的内涵不相同。此外,这些分命题有的是经验命题,如A、B、C、命题,它们在经验领域内有效,但未经理性反思和批判,不具有哲学意义,也不能由此推导出哲学命题;而D、E分命题则是由A、B、C命题推导出的哲学命题,因此是无效的。 所谓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近年来多有批评,但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而我以为具有说服力的批判还应推倒其本体论基础——物质实体观念。反映论直接建立在物质实体观念基础之上,因为承认存在着独立于主体的物质实体,就意味着人的认识必须客观地、真实地再现这个实体。列宁把反映界定为对客观实体的摹写、照象、再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理论上的抽象。这种反映论已为现代心理学、语言符号、文化学等所证伪,因为人的认识是依据特定心理结构、通过特定语言符号的中介,在一定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所以不可能达到摹写似的客观。更重要的是,根本不存在客观实体,而只存在对象世界,认识活动不是对实体的反映,而是解释活动,是对意义世界的创造,它是主体性的,而不是被动、直观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哲学,应当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其进行阐释,以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生存哲学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又是历史科学。作为哲学,它应该关注形而上的问题,阐明人类生存的意义。作为历史科学,它应该关注形而下的问题,解决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因和规律。哲学的逻辑起点与历史科学的起点并不一致,前者只表现为“历史的终点”,这就是“由逻辑上升到历史”的方法;而历史科学的起点则是在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基础作用的因素。因此,作为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存在;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是实践。社会存在的涵义比实践宽泛得多,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实践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低级形式。实践可以科学地说明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因此作为历史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社会性、物质性、理性和现实性。社会存在则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最高本质,因此作为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强调社会存在的个体性、精神性、感性和自由性。由于马克思专注于解决历史发展之谜和革命道路等实际问题,没有机会专注于哲学体系的建构,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更多地强调社会存在的实践内容,甚至在同等程度上使用它们。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实践哲学、是实践本体论;而实际上,正确是提法应该是社会存在哲学或社会存在本体论。